关于媒体评酱油“双标门”:需要真相的知识点,农尚贵宾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重要的知识点。
恕我眼拙,我在看完海天味业和调味品行业力挺海天的声明之后,我依然没有搞明白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海天在国外销售的酱油到底有没有添加剂?有的话,都添加了什么。
调味品协会强调的是,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那么,标准的不同之处在哪里?都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区分?这个很难搞清楚吗?为什么非要给大家一个模糊的答案呢。
海天味业也说,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法规标准不尽相同,对应的产品标识也有不同。
你们一边埋怨大家妖魔化添加剂,一边还不把事实说明白,这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谣言不仅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国内和国外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分别,你们倒是说明白啊。
现在,大家只要一个事实,把国外国内的标准都摆出来,说明标准设立的依据是什么,比如说,你哪一种添加剂,国内加了多少克,国外加了多少克,区别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把这些细节问题解释明白很难吗?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非要把它复杂化,也就不要怪大家想多了。
双标海天不认,消费者怎么看?主客观不一致;
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比比皆是,咱们消费者自己长心眼儿吧。
“海天味业再次发布声明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话说回来,大型超市、大型专柜里面,没有添加剂的酱油多的是,只要口袋里面银子够足,爱吃啥吃啥,全部吃无添加的也没有任何问题,全部选择进口的也没有问题[强]。
举个例子,苏丹红,添加剂。
如果每天吃3000个苏丹红鸭蛋,连续吃30年人,可能致病,是可能,不是必然。
往后,咱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也只能自己多长心眼吧。是否双标,个人心中自知。
关于海天酱油的双标门事件,李老湿作为普通消费者,确实还是想敲敲黑板:
一是从目前现行的中国食品法规而言,海天确实没有违法违规。但法律往往都是由现实问题倒逼完善的。
比如之前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因此,对于现行的添加剂法律法规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国家有关部门要给出权威的说法,因为合法不见得合理。
二是添加剂并不代表毒剂,无添加也不代表好味道,但消费者应该有选择的权力。
比如之前被称为国民果汁的汇源果汁,就因为完全没有添加剂,导致口感比不过其他厂商的产品,逐渐走向没落。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选择味道好还是无添加,需要生产厂家提供相应的产品给消费者选择的空间。
三是为什么国外的一些中国出口食品没有添加剂。
不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主管部门而言,这些依据对于我们是发展方向还是国情不同抑或是力有不逮,也都需要解释清楚。
最后,李老湿想说的是,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安全,而对于每一次公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我们都希望能从中得到教训或启发,能够让咱们的产品质量提升,让法规健全,最终,让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