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在古代有哪些称呼,东北地区在古代最早泛称东北。下面农商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东北地区在古代有哪些称呼的那些事。
东北地区在古代有哪些称呼
1、东北地区在古代最早泛称东北。
2、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
事实上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置行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
比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定简放东三省副都统城守尉例。
论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向因风俗淳朴,地方宁谧,是以三省旗员皆放本处之人,即副都统、城守尉大员亦有简放本处者……例嘉庆《大清会典》中明确指出: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
嘉庆时西清所撰《黑龙江外纪》一书中也称: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
可见在清朝前期,即使还未设省,就已称呼东北地区为东三省了。
到清末,东三省这一用语更加普遍,比如1885年曹廷杰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
3、1907年,东北改制,清廷正式将原属将军辖地的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设为行省,各省任命巡抚,并置东三省总督一员。
至此东三省成为正式名称,同时也称之为东省地区。
尽管后来有东四省、东北九省、东北四省区等说法,但东三省或东北三省是最流行的,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
契丹,女真,汉族,蒙古等中华民族同胞自古繁衍生息于此,民族团结和睦。
以上就是东北地区在古代有哪些称呼的全文内容,更多的最新资讯尽在农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