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布林肯涉华政策演讲 就算是中间夹着一些竞争

  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45分钟对华政策演讲。  布林肯演讲  中外媒体纷纷以美中避免发生“新冷战”为主题进行报道。其实,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布林肯所说的后半…

  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45分钟对华政策演讲。

  布林肯演讲

  中外媒体纷纷以美中避免发生“新冷战”为主题进行报道。其实,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布林肯所说的后半句才是重点。

  综合分析,布林肯对华政策有“四个但是”值得关注。

  白宫

  首先,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冲突或新冷战,但中国必须一起遵守并维护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布林肯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是美国外交前所未有的考验。美总统、国务卿、国会、国防部等不止一次公开表述,俄罗斯是直接威胁,中国才是重要威胁。为此美国务院将成立名为“中国屋”(China House)的跨部门专门团队,协调统筹各部门对华政策与实施。

  美日印澳四方峰会

  其次,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的轨迹,但美国会重塑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以推进美国对开放、包容的国际体系的愿景。美国总统亚洲行首站访韩,再去日本,唯独不去中国,这已经打破了美国历任总统的惯例。美国拉拢日韩新等13国构建“印太经济框架”,完全将中国排除在外,组成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刚刚在东京召开峰会,针对中国的指向性非常明显,还有盎撒人组成的小圈子英美澳“三方安全协议”,以及日韩外长“八杆子打不着”参加北约外长会议,意在打造“亚太小北约”……所有这些都是美国重塑中国周边环境,亚太安全不确定性大大增强。

  耶伦

  再次,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但要证明民主能够应对紧迫的挑战。以价值观划圈,带有色眼镜,搞意识形态对抗,是美国恒古不变的套路。美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公开宣称,“美国不仅仅是在印太地区,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捍卫价值观、推动自己的利益”。

  俄乌冲突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更是歇斯底里喊话中国站队西方,中国对俄“不谴责,不制裁,不支持”的态度,让美大为恼火,扬言中国应该协助国际社会“尽早停止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配合美国和合作伙伴对俄罗斯的制裁,否则将“丧失在世界上的地位”。美财长耶伦甚至威胁中国“如果不配合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那么中国将不能期待国际社会尊重中国在领土和主权完整上的任何要求。”

  美军驻台协训

  第四,美不支持“台独”,但仍然信守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反对两岸任何一方改变现状。美国在涉台问题上阴奉阳违,以“切香肠”方式一点点掏空一个中国原则,挑衅大陆底线。拜豋在访问日本时“口误”般地说出“美将军事协防台湾”,虽然白宫及时出面澄清,但这才是美国的“真实心理”。

  世卫大会

  5月5日,美国国务院网站更新修改了“美台关系事实清单”。在更新后的内容中,美方删除了先前版本关于“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等表述。5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美方不认同中方的一个中国原则”。今年以来,美军舰5次过航台湾海峡,6名议员组团窜访台湾,扬言“是时候让大陆付出代价了”!美军派出阿尔法特战中队进驻台湾协助训练,美国众议院以425:0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旨在帮助台湾重新获得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资格法案,并经拜豋总统签署。美国还与台湾勾连,动员斯洛伐克、捷克、意大利等国议院接二连三的通过所谓“挺台”方案,试图将台湾地区“抬进”WHA的大门。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美破坏两岸关系的铁证,是对美自己对不支持“台独”承诺的打脸,啪啪的响。

  基辛格

  连98岁的政坛老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说,美国不应通过诡计或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所谓“两个中国”解决方案。

  还有美国制定的新版《国防战略》,以拜登政府2023财年预算计划,这份计划的总额度达到了5.8万亿美元,军费预算上升到了8130亿美元。分析认为,美国可能会推动所谓的“集成威慑”的新作战理念,强化核武库,同时注重太空军事技术以及网络空间技术的发展,这些明显指向印太地区的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又有日益强大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实现目标的国家”。

  昨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了拜登政府执政一年多了,第一个有关中国政策的演讲,讲的时间不短,45分钟,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种种议题基本都谈到了。

  拜登去年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这一年多虽然有改善双方关系的意向,但遏制中国的做法实际上却比特朗普时期还要多。前几天拜登出访东亚,一些言行明显是对华强硬。

  昨天布林肯的对华政策演讲,语言用词非常讲究,表面听还真得不是那么刺耳,但仔细再一听,其实就是硬话软话,把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付中国的做法,做了一个比较柔和的包装。但这个包装外壳里的内容却丝毫没变,甚至可以说还有新的升级。

  我们先来看看布林肯是怎么包装的。

  首先,布林肯深知中美关系的红线底线所在,因此,再次强调说,美国“仍然致力于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是中美关系的根本前提,要是连这个没有,那这包装就不成立了。接着,布林肯又吹捧了一番中国,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又有日益强大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实际目标的国家。说美国不是要反对中国,不寻求改变中国,也不阻止中国发展经济、增进人民利益。然后说,美国不会要求各国孤立中国,更不是要引发一场新的冷战。还有一些诸如此类的。

  似乎是好话说尽,就算是中间夹着一些竞争、遏制的意思,也是说得很软、很中性似的。至少从言辞角度比较和缓,比较柔软,比较友善一些。但在包装之下,我们却发现内在的实质,对华遏制的本质却是一点都没变,甚至内容还有新的升级。

  比如布林肯表面上看似夸赞中国实力提升,实际却是在说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了最严重的长期挑战。布林肯说了,即使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但美国还是要与中国进行长期的、综合性、全面的战略对抗,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

  再比如,布林肯说不寻求与中国直接冲突还要避免新冷战,但却提出要用投资、结盟和竞争这三个方法处理对华关系。说白了,就是要在印太地区、要在中国周边,用投资、结盟等方式,打造包围、封堵、遏制中国的圈子,持续牵制消耗中国。

  还比如,布林肯虽然继续表示“不支持台独”,但依然还表示要继续拓展与台北的关系。其实是利用台湾地区来遏制的做法一点都没打算改变。

  所以,这个包装看似温和,但其实本质却是笑里藏刀,遏制中国的战略丝毫没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