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样的?跑步之前要先做好准备运动,完成热身;跑步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肩部放松,避免含胸。关于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及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样的,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意思,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感觉,跑步的正确姿势是什么,跑步应该什么姿势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正确跑步姿势有哪些要点
跑步并不是跑得越快越好,而是需要结合正确的跑步姿势,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符合下面几种情况的:
1、眼睛正视前方,身体也不是直立的,而是带有稍稍的向前倾,也不能弯腰驼背。因为这样很容易损伤到脊椎,整体保持放松。
2、双手臂保持在身体的两侧,在跑步时不要左右甩手臂,最好前后摆动,每次手臂摆到前方时不要摆过身体中轴线。双臂跟身体的距离也不能太远,容易降低身体的平衡性,导致身体摇易晃,从而引发腰肌劳损。
3、跑步时两边肩膀要自然的下垂,不能耸肩跑步,不然容易增加肩部肌肉的疲劳感。
4、小腿要向后迈开,不能向两边甩腿。因为甩腿动作容易拉伤韧带和损伤膝关节,只需要提高步伐频率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
5、跑步落地的时候,一定要脚掌或者全脚掌落地,这样可以给身体和关节起到一个很好的减震作用,如果经常脚后跟先着地会给膝盖带来不小的伤害。
总之,跑步对我们身体有很多好处,只有掌握好的跑步姿势,才能将跑步的运动效果提到最高,并将其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小。如果是一些比赛需要的体能要求,追求耐力或者爆发力方面的训练的话,会有专业人士在旁指导,根据选手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方案。普通人的话,特别是一些跑步新手,跑步并不是跑得越多或者越快才越好。一定要学会循环渐进的跑步,操之过急反而容易造成身体的负担,拉伤肌肉或者磨损关节等。如果在跑步的过程中,感觉到不适或者疼痛,就应该立即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情况严重的话,更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切勿讳疾忌医,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样的
跑步之前要先做好准备运动,完成热身;跑步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肩部放松,避免含胸。
不要僵直手臂,紧握拳头,完全弯曲肘部,保持放松;跑步过后不能立即停下休息,而要继续缓慢运动,逐步停止下来;跑步运动要注意不要过于剧烈。
具体情况如下:
跑步时要注意肩部放松,避免含胸。
不要僵直手臂,紧握拳头,完全弯曲肘部,保持放松。
换句话说,不要激烈地摆动手臂。
自然摆臂,呼吸均匀,两步或三步一呼一吸,有利于调节肺部功能。
身体前倾,幅度应以自然、舒适为好。
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
腿部和膝部前摆、摆正,而不是上抬,不要抬得太高。
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
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
起初可以少跑一些,或隔一天跑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逐渐增加至每天跑3000至4000米。
动作要自然放松,呼吸应深长而有节奏,保持深度的和规则的呼吸,不要憋气。
跑的速度不宜太快,不要快跑或冲刺。
要保持均匀的速度,以主观上不觉得难受、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能边跑边说话的轻松气氛为宜。
选择平坦的路面和合适的鞋子。
跑前应先走一段,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关节。
另外不要全脚掌着地,步幅不要过大,腿和身体要摆正,不要晃。
先以中间部分接触地面。
这样可以减少震动,缓解对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压力,同时为下一个迈步做好准备。
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
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跑完步后,一定要拉伸腿部韧带。
跑步时和跑步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出汗多而减去大量衣物导致感冒等。
跑步的正确姿势有哪些
坚持正确的跑姿,既能够提升跑步效率,也能降低受伤风险。
那么,在跑步时跑者从头到脚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呢
目视前方
虽然跑步是双腿在前进,但是头部的作用不可小觑。
跑者应该将头部抬起,眼睛目视前方,既不能仰头也不能低头,这两种情况通常是身体疲劳的表现。
头部也不能前倾,颈部和脊椎要保持一条直线。
双肩后拢
跑步的时候需要将双肩向后打开,这样很容易让身体发力。
如果跑步时耸肩,既影响速度和耐力,肩膀很快就会感到紧张和疲劳。
而且在跑步时,迈右腿时左肩是向前的,迈左腿时右肩向前,否则就成顺拐了。
双臂莫交叉
双臂的摆动能够控制跑者的速度,肘部弯曲成90°,双臂向前摆动时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很容易让双臂在胸前交叉,这会影响到跑步速度。
而且双臂要贴着身体,离肋部太远的话也是不正确的。
双手放松
有些跑者喜欢握着拳跑步,感觉握的越紧就跑的越快。
事实并非如此,当你使劲握拳时,身体的一些能量就会输送给双手,而这对跑步是没有帮助的。
跑者不管是握拳还是伸开手掌跑步,都要让双手处在放松的状态。
脊柱挺直
跑步需要核心发力,而核心就位于脊柱的周围。
如果脊柱弯曲就会弯腰驼背,跑者就无法完全发挥核心的作用,跑步变得困难,也会额外消耗能量。
膝盖位于足中上方
膝盖应该与足中成一条直线,也就是说当左脚落地时,左膝盖应该正好处在左脚中部的上方。
膝盖抬起不宜过高,没必要弯曲成90°,这样会浪费很多的能量。
当感到身体疲惫时,膝盖可以略微抬高一些,让脚在空中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以便保证正确的姿势。
小腿尽量与地面垂直
跑步时脚着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脚后跟先着地,另一种是脚前掌着地。
如果脚后跟着地的话,小腿与地面的角度就比较大。
脚前掌先着地,腿与地面的角度比较小。
正常情况下,跑者应该在落地时尽量保持小腿与地面垂直,这样就会让脚踝、膝关节和臀部关节同时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减轻对某一部位的冲击。
脚前掌驱动前进
不管是脚后跟先着地还是脚尖先着地,在驱动脚抬起向前的时候,跑者应该用脚前掌,也就是跖骨,脚底下的圆形部位。
这样能够很好的控制步幅,防止因步幅过大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