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抗疫,权威专家最新论断

有关权威专家的最新论断汇总。重症医学家钟鸣:咬牙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是2020年上海首位奔赴武汉抗疫的医学专家,被誉为“最早逆行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近日出台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我国迎来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关于新冠

有关权威专家的最新论断汇总

重症医学家钟鸣:

咬牙挺过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

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是2020年上海首位奔赴武汉抗疫的医学专家,被誉为最早逆行者。

新形势下,如何避免病情进展到重症,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重型患者救治手段如何,压力何在?养老机构如何应对?奥密克戎造成的重型患者与2020年原始毒株相比有何不同?12月8日,重症医学专家钟鸣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在钟鸣看来,奥密克戎变异株造成的重型患者比例很低,随着疫苗、特效药的出现,医务人员面对单个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已很丰富,对发病规律也富有经验,和早期相比已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不过现在需要应对另一个挑战,随着感染人数攀升,医疗机构或许要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患者,钟鸣认为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医疗机构要优化流程、确保医疗秩序。

这个时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度过可能在几个月里出现的感染高峰,咬牙坚持过去,那根据病毒的规律,疫情就会逐渐平稳,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钟鸣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病房清洁区留影

钟南山院士:

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

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

在今天上午8时举行的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钟南山院士做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

在9日举行的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做了题为《新冠奥密可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

首先,钟南山肯定了两年来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

报告中,他表示,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的特点是传播性强。对比德尔塔Delta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防控政策的重心应当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上来,要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他提到,充分的疫苗接种能起很大防护作用。

——强烈呼吁加强接种异种疫苗

钟南山说,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的效果更好。他进一步表示,可以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强免疫;用异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明显提高;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医护人员的疫苗保护;加速研发及审批鼻喷、吸入型疫苗。

钟南山指出,有数据显示,接种任何3剂疫苗,死亡风险大幅减少,特别是年长者。

钟南山表示,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免,预防感染效果不会增强,但预防重症效果仍存在。用异种疫苗加免(在两剂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用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茵/MRNA疫苗) ,效果明显提高。

他还表示,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现在来看,预防感染仍需继续实行,但‘过度预防’会造成更大的次生灾害,未来的防控重点应该在防控重症(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

——中国的确诊比例为全球平均数的1/374

据钟南山院士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11月28日,中国的确诊比例为全球平均数的1/374,确诊比例为美国的1/1348,死亡比例是全球平均数的1/232。

钟南山在会上表示,我们国家在此前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WHO在2021年5月发布的报告中阐述了全球四种不同国家采取的防控策略及后果,把我国‘强力防控’列为最佳选项。

——后遗症问题还需观察

钟南山称,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他引用的一项纳入56003名新冠患者,包括野生型、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与德尔塔毒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常见症状(包括味觉/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概率均减少,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

一项苏格兰大型队列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有症状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更高,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与此同时,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如嗅觉障碍风险下降42%;味觉障碍风险下降39%;听力障碍风险下降40%;焦虑或抑郁风险下降29%。

钟南山指出,关于后遗症的问题其实目前来看受到了一些社会心理的影响,但是从严格的临床意义来说,后遗症的问题还需要观察,所以对于这一部分,要客观看待。

——异种疫苗加免,免疫效果明显提高

今年6月,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钟南山就曾提出,用异种疫苗作序贯接种,免疫效果明显提高。

他表示,异种疫苗加免(在两剂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用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免疫效果明显提高。

今年4月,在南开大学通识选修课《医药前沿与挑战》上,钟南山也建议使用异种疫苗作为序贯接种。

钟南山称,通过实验室对疫苗免疫原性的分析,两剂灭活疫苗接种后,使用一种异种疫苗,其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特异性CD4+(RBD多肽库刺激)活性均较三剂灭活疫苗者高。

此前,12月8日晚,钟南山院士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第二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现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停,在我们中国不同的地方还是出现。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奥密克戎引起的情况,我们不能用两年前的一些方法。因为现在(病毒)传染性极强,但是致病率大大减弱。如何顺应当前的形势,能够更好地优化我们的防控政策,使得我们国家真正地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我们呼吸人应该有这个责任。钟南山说。

李兰娟院士: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大家无需恐慌

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受访者供图

李兰娟院士表示: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综合丨澎湃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等

来源: 文汇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