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 成都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成都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天府”原本是掌管人间珍宝的官职,秦朝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才会有成都平原的富庶,使得成都变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及赋税的主要来源,加上四川盆地有易守难攻的战略地位,就有了这个名号。…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成都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天府”原本是掌管人间珍宝的官职,秦朝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才会有成都平原的富庶,使得成都变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及赋税的主要来源,加上四川盆地有易守难攻的战略地位,就有了这个名号。关于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是哪个城市以及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是哪个城市,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为什么叫蓉城,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视频,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呢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

成都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成都是1949年发展起来的。

  70年,江河可成大川,平地能起高楼,荒芜可变繁华,平凡能造奇迹。

  大潮喷涌,万物生长,四川的省会城市成都,写下了一份自己的时光答卷。

  华西坝片区

  从总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的西部内陆小城,到城市面积超过1.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从地区生产总值不到4亿元,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从古旧传统的街巷,到路网密集、高楼林立、产业集聚的现代大都市……

  如今,这座城市的目标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今天,我们将从空间格局出发,追寻这座城市70年的“生长史”。

  原420厂,如今的华润万象城

  1949年,成都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不到现在锦江区的四分之一。 1951年,原本的成都县、华阳县部分乡村划归成都市。1952年,成都县直接撤销,并入成都市。1955年,成都将城市调整为三区,东城区、西城区、市郊区。

  在那年的前一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轮成都城市总体规划出炉了,成都定位于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以两江环抱的“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

  成都开始拔节生长。

  20世纪50年代的春熙路

  1978年,成都市域面积3861平方公里,包括两个县(金堂、双流)、三个郊区(金牛、龙泉驿、青白江)、两个城区(东城、西城)。

  1982年,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构建东城生产、西城居住的城市格局,将成都建成具有高度文明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90年人民南路

  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的区划调整方案,将东城、西城、金牛三个区调整为锦江、青羊、武侯、金牛、成华五个城区。也是在那一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获批成立。次年,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1991年

  1994年底,成都的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均已突破了当时的规划规模。第三轮城市总规出炉,提出成都以中心城为核心,沿交通干线形成六条发展轴。

  从那时起,成都越来越接近于现在的模样。二环路、机场高速路、人民南路立交桥立交桥拔地而起。

  20世纪90年代初的武侯祠大街

  2007年,成都被国家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其后的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提出成都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纳入了天府新区规划,确立市域“双核、六走廊”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国际级新区,2016年国务院批准简阳由成都代管,成都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14335平方公里。

  2019年

  如今,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给成都的定位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魅力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世界文化名城。城市空间结构也迎来了“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70载悠悠岁月,这座古蜀文明浸润的城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依然熠熠生辉,太古里、金融城、兴隆湖、天府绿道等新地标又方兴未艾。

  1949年制版

  成都,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这座城市正在书写自己的新时代答卷。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

  成都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天府”原本是掌管人间珍宝的官职,秦朝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才会有成都平原的富庶,使得成都变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及赋税的主要来源,加上四川盆地有易守难攻的战略地位,就有了这个名号。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

  成都,又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且农业发达,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便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

  天府之国,用于形容土壤肥沃物质富饶土地。

  其中“天府”一词,今存文献首见于《战国策秦策一》之中,而当时的“天府”是用于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

成都为什么叫天府之国,天府又是什么意思?

  天府:释义天子的府库,比喻某地物产丰饶。

  成都是天府之国的原因: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

  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扩展资料: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时期,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

  战国时期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后三国时的孔明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等这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是一次重大的推进。

  境内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平现象,使天府之国的名声得以传播。

  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使得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府之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四川省历史沿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