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 驿站在哪个朝代建设

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驿站在元代的时候被称作站赤,是成吉思汗时效仿中原的驿传制度设立,到元朝建立后,更是在全国境内设立,建立了密集的交通网,便于信息传递。…

  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驿站在元代的时候被称作站赤,是成吉思汗时效仿中原的驿传制度设立,到元朝建立后,更是在全国境内设立,建立了密集的交通网,便于信息传递。关于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呢以及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呢,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部门,古代驿站在元代的作用,元代驿站的主要功能,元代驿站的特点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

驿站在哪个朝代建设  

  驿站在商朝朝代建设的。

  我国最早的驿站出现在商朝。

  甲骨文里记载说,为了旅途方便和防止不测,在通衢大道沿线,商朝政府设立了许多据点和止宿之处,这就形成了商朝最初的驿站制度,也就是中国最早的“驿站一类的特别设置”。起初这些据点称为“堞”,大约是用木栅墙筑成的防守工事;后来,又发展成为“次”,“次”是止舍安顿的意思,即逐渐成为可以暂住的旅舍之类;再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羁”,即“过行寄止者”,是商王朝专为商王、贵族建筑的道边旅舍,不仅供止宿,而且供应饮食。

  拓展资料:中国驿站史

  1、夏、商、周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_女)与(亻_)字,据悉是跟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周朝设烽火台,并有邮驿传递军报。

  2、秦、汉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3、唐朝

  唐朝邮驿设置遍于全国,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有1639个驿站,驿务人员共2万人,由兵部之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馆驿巡官四人,各县由县令兼理驿事。

  4、宋、辽、金朝

  宋朝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朝。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5、元朝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

  6、明朝

  明代在全国皆建有驿站,称为驿递,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全国共有驿站1936个;还设立了急递铺和递运所,加强了物流信息。驿站还能接待出公差的官员。

  7、清朝

  清朝设驿站计为1785处,京师设皇华驿,军机处公文上有如注明“马上飞递”,规定日行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日行四百里、五百里,甚至六百里不等,最快速达八百里,往往到站时,已人仰马翻。此俗称“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驿站在元代称作什么

  驿站在元代的时候被称作站赤,是成吉思汗时效仿中原的驿传制度设立,到元朝建立后,更是在全国境内设立,建立了密集的交通网,便于信息传递。

  站赤主要分为陆战和水站两大类,其下又各分小类,分工明确,其管理的机构主要为中书省右三部和通政院。

元代的驿站称为什么

  成吉思汗的时候,为了时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效仿当时中原的驿传制度,在管辖的境内设置了驿站,命名为站赤,并颁布了相关规定,到元朝建立之后,全国各地更是遍设站赤,构建了以大都为中间的交通网。

  站赤是蒙文驿传的译名,根据《元史·兵志》中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这说明元代的驿站,主要是用来传达边境境况,下达号令的,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站赤的划分和管理

  站赤主要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每一个大类有分为不同的小类,例如陆战有马站、牛站、车站、步站等,水站中又有海战,分类精细,分工明确,确保信息能够更快时间互相传达。

  管理站赤的中央机构,在世祖初年为中书省右三部,到了元七年的时候专门设立了都统领使司管理站赤,后又改名为通政院,不过站赤的管理在明朝几经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在元代,驿站被称为站赤。

  据《元史·兵志》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元朝建立以后,全国遍设站赤,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稠密的交通网。

  站赤又分为陆站和水站。

  陆站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别,北方使用雪橇的地区有狗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