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它是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关于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谁发动的以及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谁发动的,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又称什么,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几点,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红军,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七七事变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西安事变的原因
西安事变的原因如下;
1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1、强烈的息争御侮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促使;
2、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认识上质的变化和他与蒋介石矛盾激化的结果;
3、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2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它是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
西安事变发生在民国时期,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劝诫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发动的“兵谏”,将蒋介石扣留在西安,逼蒋介石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
西安事变也叫做双十二事变,因为它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它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发起人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玩玩就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在扣留蒋介石后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
西安事变的意义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是几几年 哪年的事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那么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来看一下!
西安事变的发生的原因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详细简介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
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
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
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
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
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
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
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
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
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
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
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兵权,又强迫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
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
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