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提是什么意思?预提是预先提取意思的。关于费用预提是什么意思以及费用预提是什么意思,工资预提是什么意思,落箱和预提是什么意思,已经预提是什么意思,会计预提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预提费用能跨年冲销吗
可以的,预提费用能跨年冲销的。
预提的费用跨年可以。企业会计准则(07年始实施)和小企业会计准则(13年实施)都取消了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科目,原待摊费用是先支付再摊销的业务,现在直接挂其他应收款科目,原预提费用科目是先计提再支付的,现在挂其他应付款科目。
预提
所得税中的"税"是指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预提是指扣留、预扣的意思。原则上业务费是不可以预提进费用帐的。一般只有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采取预提。而且在年底时不得有余额。余额要冲减费用或并入利润征所得税。
预提所得税的概念
预提所得税中的"税"是指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预提是指扣留、预扣的意思。我国的预提所得税并非是独立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之外的另一税种,只是为适应跨国权益所得的特点,所采取的一种源泉方法。当这类所得在我国境内发生时,即以这类所得的取得都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税单位为扣缴义务人,从每次支付的款项中代扣代缴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规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都应当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国发[2000]37号文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上述企业所得税减按10%征收)。对此种征税方式,我们称为"预提所得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费用预提是什么意思
预提是预先提取意思。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原属干预提费用的业务现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原则上业务费不能预提进费用帐,只有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采取预提。
而且在年底时不得有余额。
预提费用是什么意思?
预提费用指应由受益期分担计入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而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例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但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各月份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共同负担。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的。
预提时,贷(或增)记该账户,费用支付时,借(或减)记该账户。
贷(增)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举例
假定某工业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保险费2300
制造费用——保险费6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销售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预提费用是什么意思?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费用可以预提吗
可以的。
是的,费用可以预提。费用预提有助于企业在未来几个会计期间从获得的收入中确定和实现收支平衡。
预提费用的优点在于,它允许企业在未来的几个会计期间把预期的费用贴给当前的收入,而不影响未来收入的水平。
此外,费用预提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其未来的收益,并帮助准备未来计划。 拓展知识:费用预提也会影响利润分配策略,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把费用分配到不同会计期间,从而影响可分配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