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数是什么意思?社会保险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关于社会保险基数是什么意思以及社会保险基数是什么意思,社保基数是啥,什么是社保的基数,社保里的基数是指什么,社保中的基数是指什么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社会保险基数可以调高吗
社会保险基数是可以调高的。
社保基数可以调高,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进行确定的,当职工的工资上涨时,企业单位就会申报新的社保基数。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基数虽然可以调高,但是最高不能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如果职工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那么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举个例子来说,某城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社保基数最高可以调整为15000元。
社会保险基数是什么意思
1、社会保险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2、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关于社会保险基数是什么的全部介绍了。
社保基数是什么意思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实申报。
用人单位申报材料齐全、缴费基数和费率符合规定、填报数量关系一致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后出具缴费通知单;用人单位申报材料不符合规定的,退用人单位补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缴费通知单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下列方式之一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到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缴纳;
(二)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约定的其他方式。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人单位可以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出的托收凭证划缴用人单位和为其职工代扣的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