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对应农事

二十四节气对应农事,春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清沟理墒、灌溉春水、追肥等的。...…

  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春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清沟理墒、灌溉春水、追肥等的。

  关于二十四节气对应农事,农事活动有哪些二年级,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顺序,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二年级,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有哪些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

四个季节主要农事活动

  1、春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清沟理墒、灌溉春水、追肥等。

  2、夏季:播种、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以及打谷、中耕锄草、抗旱防灾、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秋季:除草、割麦、打谷、灌溉、追肥、防治病虫害等。

  4、冬季:主要是以积肥和育苗为主,还有冬灌、土地深翻、农机设备维护等。

  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

  四个季节分别种什么菜

  1、春季:春季一般温度不会很高,也是育苗、整地及温棚蔬菜管理很忙的时候,可以在棚室内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葫芦、甘蓝、菜花等蔬菜,种植的时候,需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大棚小拱棚双层覆盖的西瓜在2月上中旬开始育苗,这个时候可以种植菜豆和豇豆。

  这个时候要培育大白菜和春萝卜。

  2、夏季:夏季是喜温蔬菜开花结果的时候,夏季也是西瓜、辣椒、茄子等农作物的定植期,并培育好耐热甘蓝、白菜苗,芹菜一般夏季育苗,播种后低温催芽,在种植过程中,还有进行除草、防病害等工作。

  番茄种植开始育苗。

  定植后50天就可以采收果实了。

  3、秋季:秋季就进行大棚黄瓜播种,出苗后,使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处理幼苗,能提高黄瓜的生长速度。

  然后播种秋白菜和秋番茄。

  并注意防治黄化曲叶病。

  4、冬季:冬季一到,半耐寒的蔬菜可以进行收获了,温室种植的农作物需要做好防冻害工作,露地喜温蔬菜可以清园了,比如番茄、黄瓜、辣椒等,冬季也是萝卜、大葱采收贮藏的时候,并注意大棚番茄采收贮藏,采收前喷洒杀菌剂防烂果。

  四个季节的特点

  1、春季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轮回从此开启。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植物发芽,风和日暖,鸟语花香。

  这季节的气温、日照、降雨,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春季是万物生长、春耕播种的季节。

  2、夏季

  夏季万物至此皆盛,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季节。

  温度升高,天气炎热,狂风暴雨频发,万物盛长。

  夏季是风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北半球夏季,大陆受热气压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恒温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气压,根据环流,夏季吹的是东南风。

  夏季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

  3、秋季

  秋季是收获季节,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秋季的前两个节气立秋、处暑,还是酷热天气,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秋季前两个节气的气候特征为潮湿、闷热,秋季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自白露起渐渐趋向凉爽、干燥。

  随着进入深秋,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4、冬季

  冬季,阴阳转变,万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气闭蓄。

  进入立冬后意味着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转为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特征。

  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

  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为一九天,冬至之前还不算很冷,冬至过后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了南岭,气温骤降,天气寒冷。

  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24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立”即开始的意思。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

  “至”即到的意思。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分”即平分的意思。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

  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对你的日常生活会有一定帮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