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指东周末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的。
关于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灭亡顺序是怎样的,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地图,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口诀,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分属现在哪个省,战国七雄是哪七个人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指东周末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小国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实力与影响力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最终都被七雄所灭。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
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燕,魏,楚,齐。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
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战国七雄历史简介
1、秦国: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传说秦国的祖先负责给周孝王养马,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赐,将周朝的秦地赏赐给了他。
当时的秦地是一个偏远贫瘠的地方。
后来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秦国开始建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国力强盛,成为当时的大国,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最后征服其余六国一统天下。
2、齐国:齐国,妫姓,田氏,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田氏一族是舜的孙子的后裔。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所以齐国的国力积累深厚。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时候,齐国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多次迫使秦国不得不主动示好求和。
3、楚国;
皇族为芈姓,这一脉的始祖是颛顼儿子的玄孙季连。
楚国在春秋时期国力强盛,战国争霸的时候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但后来在与秦国的较量中落了下风。
在战国晚期楚怀王入秦被劫持,最后死在秦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楚国是一个出将才的国家,后来推翻秦朝统治的项羽就是出自楚国。
4、赵国;
祖先是商朝的名门,帝辛的大将嬴飞廉的直系子孙。
赵国的赵武灵王曾经因为在中山之战中大败,知耻而后勇,在国内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政策。
改步兵为骑兵,将战袍改造成修身方便活动的胡服。
这样的改动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历代军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5、魏国;
皇族为姬姓,建国较晚,国力在七国中是属于比较弱的,后来魏国君主知人善用,经过变法魏国经济发展,魏国一度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6、韩国;
皇族为姬姓,祖先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
韩国国力不强,而且不善战争,只是不断地依靠着强大的诸侯国随着各国征战瓜分利润。
7、燕国;
皇族为姬姓,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
燕国的实力在七国中一直是中游水平,燕昭王时期乐毅改革国政,励精图治,燕国富庶了几年,但最后还是没有抵御住秦国的攻打,在前222年灭于秦。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燕,魏,楚,齐。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
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扩展资料: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
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
赵灭中山。
国力强盛。
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次年,齐灭宋。
秦遂主谋合纵攻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