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几朝古都,开封是八朝古都的。
关于开封是几朝古都哪几个朝代洛阳是几朝古都,开封是几朝古都简介,开封是几朝古都 都哪些,开封是几朝古都洛阳是几朝古都,开封八朝古都哪八朝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开封是几朝古都
开封是八朝古都。
分别是:夏朝、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
开封古称汴京、汴梁、汴洲,开封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位于我国华中地区、河南东部、黄河之滨,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开封是我国豫剧的发源地,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位于我国的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第一个在开封建都的朝代要比北宋古老得多,是夏朝。
夏朝从自帝杼至帝廑都在开封建都,史称老丘,位于现在的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夏朝以此为都有217年。
其实早在夏朝之前,开封一带就很有来头了。
第二个在开封建都的是魏。
这个魏不是三国时期的曹魏,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
西周取代殷商后,分封诸侯,开封最初是郑国的领地,当时叫启封,是郑国的储粮之地。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国对外扩张势力范围,韩国灭郑,占有开封,不过后来开封又到了魏国手中。
魏惠王时,将都城迁往开封(当时叫大梁)。
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王贲攻魏时,引黄河之水淹魏都大梁城,魏国灭亡。
之后,开封就开始沉寂下来。
到了西汉景帝刘启在位时,为避讳,启封改名为开封。
隋唐时期,因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开封居大运河中段,水陆交通便利。
第三个在开封建都的是后梁。
唐末天下大乱,朱温本是黄巢部将,兵败投降了唐朝,获封宣武军节度使,镇守汴州(开封)。
朱温以开封为根基,在唐末藩镇割据中快速崛起,称霸中原,最终颠覆了唐朝,建立后梁,以开封为都。
第四个在开封建都的是后晋。
从后梁开始,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定都洛阳。
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帮助下攻入洛阳,灭后唐,建立后晋。
后晋初以洛阳为都,938年迁至开封。
第五个在开封建都的是后汉。
石敬瑭死后,其侄石重贵即位,不愿再对契丹称臣,和契丹关系破裂。
契丹数次南下伐晋,最终于947年攻入开封,后晋灭亡。
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大辽。
但是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被迫北撤。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后汉,趁机契丹撤走的空档,攻入开封,并以开封为都。
第六个在开封建都的是后周。
刘知远虽然当了后汉皇帝,但是运气不好,第二年就病死了,其子刘承佑继位。
刘承佑即位后,为巩固皇权,诛杀权臣杨邠与史弘肇等人,并派人前往河北诛杀正在平叛的郭威。
郭威起兵反叛,最终灭了后汉,建立后周,依然定都开封。
虽然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是短命的王朝,但是开封作为都城,迎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期。
尤其是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征发十余万民夫对开封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开封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第七个在开封建都的是北宋。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立志统一天下,可惜在北伐契丹途中发病,英年早逝。
柴荣去世后,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建都开封。
开封除了北面的黄河可以作为屏障外,无险可守,必须有规模庞大的禁军护卫都城。
赵匡胤意识到这个问题,曾想迁都洛阳,凭山河之胜,去冗兵以安天下,却未能成行。
北宋时期,开封发展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极其繁盛,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第八个在开封建都的是金朝。
1127年,金朝南下攻破开封,灭亡北宋,改东京为汴京。
金朝在中原扶持过两个傀儡皇帝,一个是楚帝张邦昌,一个是伪齐刘豫,都以开封为都,期间南宋曾夺回过开封。
不过1140年,金兀术率金军又占领了开封。
完颜亮有吞并南宋的野心,将汴京为南下侵宋的后方基地,升为南京开封府。
金朝末,蒙古大军南下,金宣宗完颜珣为避兵锋,迁都南京开封府,这是开封最后一次成为都城。
洛阳开封是几朝古都
问题一:开封是几朝古都 开封是7朝古都
战国时候的魏国,后梁,,后汉,后周,后晋,北宋,金国的等朝代建都与此
开封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公布的全国24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问题二:洛阳和开封分别是几朝古都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洛阳是九朝古都,而开封是七朝古都!
问题三:河南洛阳是几朝古都 13个,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搐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问题四:洛阳和西安分别是几朝古都 洛阳是九朝古都
西安是曾经有13个朝代在此地建立首都,
问题五:九朝古都洛阳 七朝古都开封 六朝古都南京 都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九朝古都:洛阳 自东周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于此. 七朝古都:开封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建都于此 . 六朝古都:南京,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 均建都于此. 十二朝古都:西安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
问题六:河南是哪几朝古都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洛阳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阳的朝代数公认的是九朝古都,随着考古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都是古代著名的都城,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洛阳应是13朝古都.
夏 斟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
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公认的九个朝代,也有人认为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
特别注释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
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
其中安阳最为著名。
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
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洛阳成为正式都城.3.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问题七:河南有几个古都?分别是几朝古都? 四个郑州,洛阳,开封,安阳。
据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自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周)、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共计12个朝代,94位帝王,历时1337年,在洛阳建都。
公元前约21世纪,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寻那(今洛阳东二里头) 。
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钠, 史书载桀所居“左河、济,右太华,前伊阕(龙门),后太行”,这正是洛阳所处的位置。
经考古发掘,在洛阳近郊“二里头遗址”和洛南“锉李遗址”发现并经测定,在商代堆积层下,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遗存。
公元前约17世纪,商汤灭夏桀,为了镇服夏朝的“顽民”和扩展西部疆域,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阳市东)。
公元 770年(东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为避西戎的侵扰从镐京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阳,并改洛阳为雒阳。
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12月,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魏,建都洛阳,以汉都为基础,改雒为洛叮修复洛阳宫。
公元264年(魏成熙元年),司马炎杀魏元帝曹奂自立,改国号晋,仍以洛阳为国都,史称“西晋”。
北魏太和十九年(邦咸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拔,改汉姓元),自山西平城迁都洛阳。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杀父即位,建都洛阳,备极豪华。
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唐武后照废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自立则天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修省洛阳,筑南北二城,定洛阳为“京都”。
公元923年(后梁龙德三年),河东晋王李克用的儿手李存勖灭后梁,统一北方,即位称帝,改国号后唐,建都洛阳。
公元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支持,夺取了后唐天下,石敬 塘在洛阳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后晋,建都洛阳,一年零十一个月后迁都开封。
开封 ,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后期)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殷商晚期都城 安阳
殷商中期都城 郑州
问题八:开封为什么不是九朝古都 现在两个城市有九朝古都之称:洛阳、太原
一、九朝古都――洛阳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也有“ 九朝古都 ”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
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
洛阳史上十三次为都的情况是:
1、夏都;2、商都西亳;3、东周都洛阳;4、西汉初都洛阳;5、东汉都洛阳;6、曹魏都洛阳;7、西晋都洛阳;8、北魏迁都洛阳;9、隋都洛阳;10、武周都洛阳;10、后梁迁都洛阳;12、后唐迁都洛阳;13、后晋都洛阳。
二、九朝古都――太原
史上九次为都的还有太原。
太原的前身晋阳城,春秋战国时是赵国的都城。
春秋末期,封建因素增长,晋国公室衰微,出现了范、中行、智、赵、魏、韩“六卿专权”的局面。
六卿之一的赵简子,为了在斗争中取胜,命其家臣董安于,于公元前497年在太原盆地北缘修建了坚固的军事城堡,该城因建于晋水之阳,故曰晋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