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风俗都有什么,谈年饭:边吃边聊迎新年,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的。
关于湖北的风俗都有什么呢,湖北的风俗都有什么名字,湖北的风俗都有什么特点,湖北的风俗有哪些,湖北的风俗有哪些被遗忘了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湖北的风俗都有什么
1、谈年饭:边吃边聊迎新年,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
2、除夕夜点坟灯:在湖北江汉平原上,特别是农村地区,每到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习惯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灯,也叫送灯亮。
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坟上,再点上蜡烛祭祖。
3、十五晚赶毛狗: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赶毛狗的歌谣。
毛狗就是狐狸,据说,只有赶走了毛狗才会六畜平安,田地不长杂草。
湖北必去的景点
1、黄鹤楼公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千古绝句为黄鹤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位于湖武汉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濒临长江,雄踞蛇山,挺拔独秀,辉煌瑰丽,自古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
如今的黄鹤楼为上世纪80年代重建。
2、神农架旅游区
神农架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
神农架群山万壑,峰峦迭翠;
峡谷天雕,奇洞天成;
险崖瀑飞,锦石溪流;
深山老林,云流雾绕,高山平原,碧海长天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一个个的诗画长廊,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3、三峡大坝旅游区
三峡大坝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湖北的特产美食
1、恩施土家酱香饼
它是湖北恩施土家族特色小吃,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吃街。
用类似于千层饼的方法做酱饼,但它是以千层饼为基础,加了甜辣酱汁、白芝麻和葱花,使口感更加丰富可口。
新出的酱香饼外酥里软,酱香浓郁,辣而不燥,独特的风味。
2、恩施炕马铃薯
恩施炕马铃薯麻辣味集于一体,土豆外脆里嫩,外皮很薄,香脆入味,让人欲罢不能。
3、武汉热干面
纯正的热干面混合后,即使芝麻酱再粘的面糊也不会塌陷,一挑就根根分明;
入口时,质地柔韧弹牙。
一口下去,面包包上了浓浓的芝麻酱,软糯,香喷喷,美味极了。
4、武汉周黑鸭
鸭是武汉美食的招牌,有句话叫不吃鸭脖,就没到过武汉,虽然武汉的鸭脖比较辣,但多吃不上火。
湖北的习俗有哪些?
湖北风俗习惯:
1、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
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
2、湖北秭归人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
湖北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3、湖北人跨完年则开始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
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会步步高升。
但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无大小”,来者皆是客。
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
”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4、湖北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
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