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景区回应游客在滕王阁遭无人机划伤》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在滕王阁五楼给妈妈拍照的时候,无人机直接冲我脑袋砸过来。我老公看到之后用手拍开,我和他均被划伤。”6月14日,网友“xixi”在一社交平台发帖称,他们在江西南昌市滕王阁景区游玩时,被飞来的无人机划伤,他们当时就报了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关于景区回应游客在滕王阁遭无人机划伤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景区回应游客在滕王阁遭无人机划伤

景区回应游客在滕王阁遭无人机划伤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6月15日 22时36分56秒发现,景区回应游客在滕王阁遭无人机划伤热点,“在滕王阁五楼给妈妈拍照的时候,无人机直接冲我脑袋砸过来。我老公看到之后用手拍开,我和他均被划伤。”6月14日,网友“xixi”在一社交平台发帖称,他们在江西南昌市滕王阁景区游玩时,被飞来的无人机划伤,他们当时就报了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6月15日,滕王阁景区工作人员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表示,景区内不让飞无人机,该游客被划伤后,自行前去附近派出所报了警。记者从南昌滕王阁派出所获悉,目前无人机机主仍在查找中。

“无人机撞我头上的时候人都懵了,我还以为是滕王阁上什么东西掉下来了。”“xixi”在帖文中表示,陪家人爬上滕王阁,刚拍了两三张照片就遭遇了此次事故。“我老公也被划伤了。”“xixi”透露,肇事无人机应该是大疆品牌。“拿起来的时候看到大疆的logo了。”

“事后,我和丈夫去医院做了处理,医生表示无人机叶片不是金属的,不用打破伤风。”15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该网友“xixi”,她称,事发于6月13日晚上,地点在滕王阁五楼。好在他们两人伤势不严重,只是划伤。事发后,“景区让我们报了警,目前无人机机主还没找到。”

15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拨打滕王阁景区投诉电话了解此事,景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内禁飞无人机,因为滕王阁在市中心,景区面积很小,周边都是建筑、树木。“原来可以飞,出过很多问题。有很多人在飞无人机的时候,要不撞上建筑,要不挂在什么地方,带来安全隐患。”

网友“xixi”带着无人机到派出所报警。“xixi”供图

对于13日晚,有游客在景区内被无人机划伤一事,该景区一名工作人员给记者回电称,该游客当天晚上被无人机划伤后,楼层的秩序员曾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去医院治疗,游客后来自行去附近派出所报了警。“她对滕王阁景区没有什么诉求,主要是想找到无人机机主,目前还在找。”

记者致电南昌市滕王阁派出所了解此事,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滕王阁景区周边都属于禁飞区。”负责处理该事件的民警告诉记者,目前无人机机主仍未找到。“现在没有任何消息。”

“xixi”的遭遇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滕王阁景区属于无人机禁飞区。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滕王阁不在大疆无人机禁飞区内。不过该网友称,“xixi”不用太担心追不到责任人。“通过大疆官方查询用户信息,可以追溯无人机实际持有用户或实际飞行用户。”

事发时,网友“xixi”正和家人在滕王阁五楼拍照。网友“xixi”供图

“目前我这边查询到,滕王阁旅游区属于限高区。”记者致电“DJI大疆创新”客服电话,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在滕王阁景区大疆方面没有限飞,但是限高120米。因为附近有一个机场,机场的禁飞区比较大,滕王阁正好在禁飞区的边缘,所以限高。“至于当地景区让不让飞,需要咨询当地旅游景区。”

该工作人员表示:“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是不禁止起飞的,但实际上因为是景区,得看景区方面让不让飞,还得遵守景区的管控。”针对有网友称可以通过大疆官方查询用户信息的情况。“DJI大疆创新”有客服表示:“如果是警方联系我们,需要警方有专人与我们对接。”

新闻链接

近年多地发生无人机事故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普及,无人机“黑飞”引发的种种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黑飞”是指无人机未经登记注册、未获相关许可或违反禁飞规定,在禁飞区或未经授权的空域进行飞行的行为。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青海湖曾有无人机惊扰导致斑头雁幼鸟坠崖;2022年鄱阳湖湿地区域因航拍设备干扰致使白鹤迁徙延迟;2024年5月,江苏淮安发生东方白鹳被无人机绞断双腿的事件;2024年7月份,青海海西州一女子在湖边拍照时,一架无人机快速飞来致女子锁骨被划破;2024年9月11日晚,天津滨海机场因无人机误入导致共有29架次航班延误,8架次航班被取消,另有32架次航班备降至其他机场,超过3000名旅客行程受阻。

针对无人机“黑飞”扰乱生产、生活秩序情况,目前,全国各地都加强了管控,对“黑飞”案件严惩不贷。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北京警方发布通报称,查处两起无人机“黑飞”案件。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违反该《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或者操控模型航空器在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空域外飞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游新闻记者 李坐廷

网友看法

1、网友赞颂传扬正能量:违反禁飞区规定的处罚依据情节轻重有所不同,主要涉及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 行政处罚 ● 罚款: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在管制空域飞行,公安机关可责令停止飞行并罚款。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禁飞区域放飞无人机违反者一般由公安机关处以1000元罚款。《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未实名登记,按《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罚款200至2万元。 ● 没收设备:情节严重时,相关部门会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 暂扣或吊销证照:情节严重者,可被责令停飞1个月至3个月、暂扣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飞行执照。 ● 拘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的“黑飞”行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违规飞行,也依此法规处罚。 刑事处罚 ● 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如导致航班延误、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操作者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升空物体,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需担刑责。 ● 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组织3架以上无人机在禁飞区编队飞行,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敏感区域航拍涉嫌泄密,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民事赔偿 因违规飞行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如操作无人机飞行造成文物损坏,要承担文物修复、贬损价值及景区相应经济损失等赔偿责任。

2、网友量子微辣:如果没人自首 查无人机型号,生产批号,倒追销售链条,如果是网购,查网购订单。如果线下购买,查供应链倒零售店售卖节点。 直接狠罚,重罚,出头鸟一定要打,打的他后悔自己八辈祖宗生出了他

3、网友开始摆烂:所以低空法要出来了。

4、网友墨墨莫力:如果找不到机主,那大疆的产品就是有问题的[呲牙]

5、网友狼龙行天下:这处罚轻

6、网友海蓝蓝:买无人机应该实名制吧

7、网友Lee1205:应该能找到无人机机主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