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风险升高》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对2025年6月中国七大气候区的高温事件进行了分析及快速归因。分析结论显示,6月份,西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高温均受人类活动影响。未来情景预估显示,极端高温风险将持续升高。…

关于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风险升高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风险升高

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风险升高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7月05日 22时35分10秒发现,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风险升高热点,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对2025年6月中国七大气候区的高温事件进行了分析及快速归因。分析结论显示,6月份,西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高温均受人类活动影响。未来情景预估显示,极端高温风险将持续升高。

观测数据显示,西北地区6月份平均温度较1961至1990年基准期平均值偏高2.85℃(偏高4.7个标准差),创下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平均温度分别偏高1.42℃(偏高2.2个标准差)和1.10℃(偏高1.9个标准差),均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六高值。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地区平均温度分别较气候态平均值偏高1.63℃、1.78℃、1.05℃和0.53℃,历史排名依次为第十一、第八、第二十和第二十九位。

归因分析表明,在当前气候背景下,人类活动使西北地区发生类似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增加了64.5倍,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出现的第六高温事件发生概率分别增加11.8倍和12.2倍。此外,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高温事件极端性不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但其增温效应被自然变率抵消。

该结果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检测与应对重点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耦合模式双向融合概率比快速归因原型”。使用该原型对历史时期事件的归因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显著增加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概率。未来情景预估进一步显示,极端高温风险将持续升高,当前气候背景下多数区域出现的破纪录高温事件,将在21世纪中期成为常态。(完)

网友看法

1、网友睿智的海歌:夏都西宁,欢迎来避暑

2、网友老牛的秋天:极端天气最高也不会超过39.9度

3、网友魔法海燕mo:主要是城市人口太多

4、网友赞颂传扬正能量:高温天气对日常生活有显著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缓解其影响的方法: 1. 调整生活习惯           ○ 合理作息:避免高温时段(如中午11点至下午3点)进行户外活动,选择早晨或傍晚出门。      ○ 保持水分: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      ○ 选择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避免油腻食物。 2. 创造凉爽环境           ○ 使用空调和风扇:保持室内适宜温度。      ○ 有效利用窗帘:在阳光强烈时关闭窗帘,选择浅色窗帘反射阳光。 3. 保持身体凉爽           ○ 穿着透气衣物:选择轻薄、宽松的衣物。      ○ 定时洗澡:使用温水或冷水洗澡帮助降温。 4. 心理调适           ○ 保持积极心态: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 适当锻炼:选择在早晨或晚上进行室内运动。 5. 注意健康和安全           ○ 防止中暑:了解中暑症状,及时休息并补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高温天气,提升生活质量。

5、网友石油员工54:这还用专家估计啥,今年6月下旬东北地区都37度了,比往年高多了,7月20日才入伏,但现在这天和伏天一样,高温,湿热,这是提前入伏了[捂脸]

6、网友细腻杰里3L5:高楼盖的太多了,扰乱了空气流动和自我调节能力

7、网友乐天派暖阳vD:放心再极端的天气,再热的温度,只要不是沙漠地带,永远不会超过40度,请广大人民安心上班,大战高温30天,拿高产![击掌][击掌]

8、网友喜0406:[福][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人類活動是不是鏤空了什麼…?

9、网友地瓜片片:就是我们盲目追求城市化的结果,高楼大厦多了沥青水泥路多了,植被减少了

10、网友喂喂喂啦:太可怕了,不是暴雨就是暴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