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A股此时还能上车吗》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A股十年新高达3745点,此前我就跟大家说过,3700点必拿下,4000点被突破也不足为奇。现在已走到2015年股灾以来的最高点,且总市值突破100万亿,为历史首次。问题来了,空仓或刚入场的股民、基民此时还可以上车吗?仓位不足的投资者现在能加仓吗?已有仓位的投资者现在需要换仓吗?…

关于A股此时还能上车吗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A股此时还能上车吗

A股此时还能上车吗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8月20日 22时33分52秒发现,A股此时还能上车吗热点,A股十年新高达3745点,此前我就跟大家说过,3700点必拿下,4000点被突破也不足为奇。现在已走到2015年股灾以来的最高点,且总市值突破100万亿,为历史首次。

问题来了,空仓或刚入场的股民、基民此时还可以上车吗?仓位不足的投资者现在能加仓吗?已有仓位的投资者现在需要换仓吗?

一轮牛市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足够强的政策;第二,足够多的资金。

历史上有一轮与当前情况高度相似的牛市——1996-2001年的长牛,当时同样面临GDP下行压力、PPI长期负增长,简言之即经济低迷且伴随通缩。

当年面临哪些问题?产能过剩、外部冲击、房地产企业爆雷、失业问题突出,是否与现在高度相似?甚至近两年备受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正是1998年首次推出的。

因此,每当经济低迷时,政策反而会更强劲,各类资金投放手段也会层出不穷。

大家要记住我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中国,股市是经济治理的工具。经济向好时,股市走势无关紧要。

2001-2005年,中国GDP增速逐年攀升,甚至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股市却从2245点一路跌至998点。可见经济向好时,股市走势无关紧要;但经济低迷时,股市这一工具必须被激活。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财富效应,简言之即人们越富有越愿意消费。学术界测算显示,美股每增加1美元市值,约能带动2.8美分的消费支出。

类比A股,当前A股总市值100万亿,若能翻倍至200万亿,将带动5.6万亿消费支出。因此,只要股市形成牛市氛围,让基民、股民钱包鼓起来,夜间小酒、烧烤、火锅等消费自然会活跃。

每个人的每一笔消费,都能拉动实体经济发展。

自去年起,新任证监会主席上任,随后“第三支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包括降准降息、推动股市增加分红和回购、央行定向为股市放水、国家队积极买入股票等,核心目标就是通过股市拉动经济。

因此,只要经济未好转,政策就不会停止,股市也将持续上行。既然已有足够强的政策,当前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

看一组数据:截至7月,中国居民存款达160万亿,一年内新增15万亿,社会资金总量充足。但为何这160万亿滞留银行?

难道真的是贪图1%以下的利息吗?显然不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许多百姓对未来预期悲观,不敢消费;其二,缺乏优质投资方向。房地产已熄火,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以下。

机构粗略测算,维持中国居民日常生活运转仅需100万亿存款,剩余60万亿存在投资需求。当前存款、债券、保险等利率持续下行,随着股市上涨,这部分资金存在流入股市的潜在需求。

既然有足够强的政策和充足的资金,是否意味着所有人都应立即冲进股市?需保持冷静——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中,越是牛市,普通散户越可能亏损,因此需先认清自身心态与投资水平。

若你是完全不懂投资的小白,且无法接受任何亏损(哪怕小幅亏损也会坐立不安),我建议:要么远离股市;要么仅用总资金的1/10入场,即使亏损50%,也仅损失总资金的5%。

若能接受这一损失比例,可用1/10资金参与;若连5%的亏损都无法接受,则永远不要进入股市,不亏损即等同于盈利。

若连5%的亏损都无法接受,则永远不要进入股市——不亏损即等同于盈利。若你是普通散户或基民(未赚过钱但能承受一定回调),需摆正心态。

多数散户正如图表所示:当前股市尚未高估时,坚决不相信行情启动;涨至牛市中期时,认为已涨高需等回调,结果不断被逼空;最后涨至高位、天天涨停时,本应离场却忍不住满仓入场,最终一轮牛市下来反而亏损。

需记住:股市从来都是反人性的——无人问津、将信将疑时是最佳入场时机;轰轰烈烈、全民狂热时则应离场。

若你是经验丰富的股民或基民,近期关注重点无非是如何换仓、是否减仓。

#财经##马光远:股市十年新高 牛市真来了吗##上头条 聊热点#

网友看法

1、网友赞颂传扬正能量:当前的经济形势对股市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复苏阶段:           ○ 经济复苏初期,通常以中小盘股票表现较好,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弹性。      ○ 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后期蓝筹股可能接力上涨。 2. 行业投资潜力:           ○ 高端制造:包括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等,受益于设备更新和全球供应链重构。      ○ 消费升级:例如银发经济、悦己消费等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 新能源技术:如钠离子电池、光伏BC技术等,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      ○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包括算力芯片、国资云等,得益于政策红利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      ○ 传统产业重生:例如造船、电解铝等行业,在产能出清和价格反弹后可能重估价值。 3. 资金面变革:           ○ 内资机构可能调整仓位,增配专精特新、高股息等板块。      ○ 外资可能回流,青睐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和港股通高折价H股。 4. 风险预警:           ○ 政策退出、通胀反弹、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市场表现。      ○ 需要关注行业轮动的过热信号和业绩分化。 5. 投资策略:           ○ 可以通过定投增强策略、事件驱动套利等方式优化投资组合。      ○ 关注经济先行指标和政策窗口,进行梯次配置。 总体来看,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增长的领域,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2、网友大A雄起:指数涨了,个股呢?像新能源,光伏,锂矿,医疗医药,白酒消费都没有飘起来,这叫牛市?

3、网友平常:明天3785见

4、网友余生是你小可爱:都挣钱?谁亏钱呢?

5、网友龙女:放心吧,排着队给你翻红

6、网友豁达的猪娃娃:我拿的都是茅概念股,可是哪里有涨多少?那指数就是虚火

7、网友自强不息可乐gC:(⊙o⊙)啥?时候说的

8、网友执着的清风tss:速效救心丸在中国有10亿准客户,潜力无限,万亿市值15年内必达[强][發]

9、网友歌曲~知音:指数。牛,不是真正的牛市。真正的牛市,那是能够持续10来年的,天朝做不到,因为他们只想收割化债。

10、网友挑灯看剑夜读春秋:菜市场大妈,广场舞大妈开始谈论股市了吗?

11、网友听潮聆浪: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下午市场再次反转,又创新高,现在没有明显的高点特征,继续跟随趋势,控制仓位,滚动操作,不怕踏空,不惧回调。

12、网友焕哥聊电商:转发了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