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抬263斤游客上山轿夫:32年来最大单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抬263斤游客上山轿夫:32年来最大单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8月21日 22时30分30秒发现,抬263斤游客上山轿夫:32年来最大单热点,最近,一位体重超重的游客在峨眉山景区坐滑竿上山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8月21日,一名抬滑竿的宋师傅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说,那位游客体重263斤,共计9名轿夫将其从山下的广福寺抬到半山腰的仙峰寺财神殿,来回42公里,包括小费共收了22100元。
游客坐滑竿上山 视频截图
据宋师傅介绍,8月15日,有一位外省游客联系他,称一位超重的游客想坐滑竿上山,当天他们从金顶游玩后下山,要从山下的广福寺坐到半山腰的仙峰寺财神殿。根据景区游览图步行线路显示,来回约42公里,双方讲好了总价21200元。
滑竿师傅称,按景区步行线路图此行来回约42公里
考虑到对方体重较重,为保证游客安全,宋师傅联系了多名轿夫来轮流抬滑竿。因对方体型较大,好不容易找到一顶大轿子(滑竿),才勉强坐进去。
宋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名游客性格很好,“刚起轿的时候,下了几分钟的小雨,就把伞给他撑了一下,他就说雨不大不用伞,人也很开朗,坐在轿子上,还帮着一起喊号子‘嘿佐!嘿佐!’当天上去时天还没有黑就到了。”
游客坐滑竿上山 视频截图
“第二天下山,到猴区大门口时,下了一场猛雨,我们就弄个雨披给他搭在肚子上,撑了一把伞,他同意了。”宋师傅说,对方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又给了每人100元小费,所以最后总共给了22100元。
据宋师傅介绍,在峨眉山景区,体重150斤以下游客坐滑竿的话,通常单边价格是每公里240元,两个人一起抬。如果体重较轻或者坐来回可以优惠,体重超重价格肯定要高些。从广福寺到仙峰寺,如果是正常体重游客坐滑竿,来回价格大概是6000多元。
“这样的定制大单比较少,是我从业32年来接的最大一单。”宋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从1993年开始就在峨眉山抬滑竿,以前他接的最大的一个单子是抬一名小朋友从生态猴区到雷洞坪某旅店,抬抬走走,收费6000元。
宋师傅表示,这位体重超重的游客说明年5月到7月还会再来,到时提前联系他,他将为对方准备一台大点的坐轿,让对方坐得更舒服些。宋师傅说,滑竿是峨眉山上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欢迎更多游客来体验峨眉山的独特魅力。
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张寻 责编 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三径不荒:胖子钱多,人不傻。他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间接地做慈善!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啤酒]
2、网友连吃两大碗:一人分2300块钱,虽然很累。但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3、网友卡咋飞了:没人说这是剥削、不人道吗?[看][看]
4、网友什么欣: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爸爸妈妈虽然你们不要我了,但是我还有一个爱我的爷爷,我也不会怪你们 因为我知道你们也有你们的苦衷,以后我不会打扰了,相信困难只是短暂的,加油[流泪][流泪]
5、网友一丝不苟叶子Ul:就是轿夫和顾客双赢的局面,有需求才有服务,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可耻。另外一方面,乘客掏了该付的钱,登上了想去的地方,这才叫双赢。
6、网友博学的生活家vY:不贵,爭的是血汗钱啊。
7、网友SXAK168168:坐轿的高兴, 抬轿的也高兴! 为这个豪横善良的旅客点赞,比那些为富不仁、抠抠搜搜的有钱人强万倍![赞][赞][赞]
8、网友陪伴月亮的星星啊:这比捐给寺庙好,有付出有收获,双方都有尊严皆大欢喜
9、网友优雅叶子Aql:谢谢这胖哥啊,愿予愿取,现在打工挣钱不易,这是劳动所得,没有什么不妥。[赞]
10、网友蚌埠人在南京:不懂就问,是这一起2万多,还是1人分到手2万多
11、网友凯凯看热点:咱就说,这山非上不可吗[捂脸]
12、网友玉雕成器:漫天要价,必须严查
13、网友大央子:263斤男子雇9名轿夫抬滑竿往返峨眉山42公里,支付2.21万元,这一事件引发热议。从职业角度看,轿夫靠体力劳动获取报酬,双方自愿交易本无可厚非,劳动值得尊重。但从健康与体验层面,如此重量对轿夫是极大考验,也让登山的意义打了折扣。有人认为这是“花钱买罪受”,也有人理解为多元需求的体现。无论如何,劳动的价值不应被轻贱,而出行方式的选择,也需兼顾对他人劳动的体谅与自身的实际需求。
14、网友大漠飞鸿:每天有100万富人像胖哥在国内这么消费何愁经济不复苏[赞]
15、网友聪明叶子w:出钱的高兴,收钱的也高兴。只有喷子不高兴。
16、网友手机用户凉风习习:以前总认为抬滑杆的人太辛苦了,但看到每公里240元的要价,不这么认为了。
17、网友擦肩而过8778:应该是轿夫从事这个工作,单日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如果三天两头有这样的生意,一家的生计就不愁了,挺好,双赢![赞][赞]
18、网友吕洛普洱:嗯,看到抬杆的很受苦,但这也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营生。如果都同情而不坐,反倒是害了他们。
19、网友奔驰的火车头999:八十年代中期,在华山脚下上山前稀饭卖5分钱一碗,等爬了一夜的山到达山顶,稀饭卖到5毛钱一碗,仍供不应求,现在想起来还真不贵。因为大米都是农民走几十里的山路背上去的。
20、网友水行枢星:做服务的只要客户给的费用合情合理,没有什么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