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当一位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是一种什么体验?上海九院脑血管专家自曝确诊“脑梗”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导李轶在视频中苦笑着告诉网友:“大家好,我是李轶,我今年45岁,我也脑梗了。…

关于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

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8月23日 22时37分37秒发现,脑梗专家自己也脑梗了热点,当一位脑梗专家

自己也脑梗了……

是一种什么体验?

上海九院脑血管专家

自曝确诊“脑梗”

近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导李轶

在视频中

苦笑着告诉网友:

“大家好,我是李轶,

我今年45岁,我也脑梗了。”

李医生晒出他的磁共振报告

显示确诊为

“双侧额叶及放射冠区腔隙性梗塞灶”

也就是俗称的“腔梗”

这属于脑梗死的一种

不过目前他属于无症状

所以还不需要进行治疗

医生介绍,脑梗(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狭窄、抽烟喝酒、肥胖、过劳等。

李医生表示

别的因素他都没有

就是符合一项“过劳”!

据了解

他曾因过度疲劳引发间歇性失聪

经常半夜被叫去医院做急诊手术

有一次他高烧了一个星期

半夜来了一个偏瘫的急性脑梗患者

他挑战身体极限

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去医院做手术

只为了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抢回来……

下了手术台

他自己也撑不住倒下了

被送进了抢救室

小编感叹:

当医生真的不容易啊

不但要有铁打的身体

还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李医生自嘲:

“我天天治疗脑梗,

最后我也得了脑梗!”

哎,你们医生真的

个个都是被耽误的段子手啊!

评论区网友的留言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不少网友开玩笑瞎起哄

“你这属于被‘传染’了”

“报个工伤”

“把报告给领导看呀”

脑卒中患者中

有不少“过劳群体”

李轶在诊疗中遇到过不少“过劳群体”

有一位43岁的男性患者

自述有头疼、手发麻的症状

他一番询问后了解到

患者是一位网约车司机

每天至少要开13小时的车

几乎全年无休

李医生一听:

“哎!你这个就是过度疲劳。”

李医生提醒对方:

“养家糊口不容易,也要重视身体。”

“健康是第一位的,

就算赚再多钱,

一旦身体垮了,

就都是零……”

常言道:

“医者难自医”

李轶医生每天苦口婆心地劝解患者

其实自己也是一个

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命三郎”

从他的外号“铁哥”可见一斑

点开他的朋友圈

发现很多都是发自半夜凌晨……

一位患者阿姨和李医生交流时

说起自家亲戚也是做医护的

“苦得不得了”

李医生感叹:

“干我们这行,

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去坚撑。”

李轶提醒:

脑卒中有年轻化趋势

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一位34岁的男性患者得了脑梗之后

依旧不愿意戒烟

说“不喝酒了,烟戒不掉”

一开始李医生气呼呼地表示:

“你这个脑梗就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

“血管早晚要出问题”

“你烟不戒掉就别来找我了”

之后李医生又苦口婆心反复劝说:

“你记住你是34岁,不是74岁”

“你把烟戒了,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重要”

李医生还曾提到过

有两个孩子因为沉迷打游戏

突发脑卒中的案例

这两个孩子都是长时间打游戏,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最终导致脑卒中。

其中一个孩子才16岁,送到医院时已经半边身体瘫痪了,医生为他紧急做了手术,救回一条命,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李轶医生表示,近年来,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这提醒我们,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重视健康管理。

如何预防脑卒中?

如果确诊为无症状“腔梗”

能做些什么?

医生建议来了

↓↓↓

李轶医生打了个比方——

“脑梗”就好比是一块土地上的主干河流堵住了,病人会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而“腔梗”就好比是田间的小水沟堵住了,很多人是没有症状的。

对于“腔梗”患者,

李轶医生有如下建议——

1.积极筛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对于伴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狭窄、抽烟喝酒、肥胖、过劳等),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甚至用药。

3.如果不伴有这些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的话,不建议额外服用药物,也不建议过度治疗。

4.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适度的锻炼,戒烟戒酒,避免高盐高油饮食。

5.对于中老年朋友,推荐每五年进行一次脑血管的检查,并到门诊定期随访。

李轶医生回复网友表示:

他这个无症状的腔梗

就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所以定期体检

真的很有必要啊!

李轶医生反复强调

脑梗预防的重要性

↓↓↓

脑卒中一旦发生,即使救治及时,也会有一部分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我们常说“治未病”,其实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

侬好上海综合@上海九院脑血管病医生李轶、@晔问仁医、网友评论

来源: 新闻晨报

网友看法

1、网友小葛在锦州:脑梗专家自己脑梗,请问他是怎样成为专家的?

2、网友一枝花:祝李轶医生好好休息,早日康复[彩虹]!大中学生孩子们长时间打游戏,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最终导致脑卒中[黑脸]。李大夫说,其中一个孩子才16岁,送到医院时已经半边身体瘫痪了[狗头]。

3、网友爱生活的乡村农夫:压力山大每天都喝点,要不睡不着

4、网友坚守自己的善:看面相就是个善良有同情心的良人[赞],为你祈祷健康长寿[祈祷]

5、网友多彩豆浆nsA:老衲2022年元月突发脑梗,核磁共振的诊断结论是这样写的: 右侧额顶叶基地节取、放射冠多发脑梗灶(急性期),从这个结论来看解剖位置与李大夫的有点相同,但是急性发作,立即呼叫120拉走住院治疗,出院后漫长的恢复期,虽没有落下明显残迹,但是痛苦的。希望条友关注自己的健康。

6、网友心灵之窗头条创作者:[赞][赞][赞]新锐视角:大夫的辛劳是病根,注意劳逸结合,还得营养膳食合理,饮食一起居有节。健康生洁方式执行力最重要。

7、网友淋雨季:厉害了,这个标题,我成功进来了[笑哭]

8、网友微风燕子斜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捂脸]

9、网友吊儿郎当gou:中药才是王道

10、网友任重道道远: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11、网友牛龙不打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12、网友地球村夫:医疗医术骗人把戏

13、网友laohubj:故意吸引眼球的烂文章!赶紧拉黑你了……

14、网友博学微风AW:转发了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