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三大央媒接连发文谈预制菜》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受到消费者关注,公众围绕什么是预制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针对预制菜相关问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接连发声。人民日报: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人民日报 14日晚发表评论称,连日来,预制菜话题“搅动”舆论场。…

关于三大央媒接连发文谈预制菜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三大央媒接连发文谈预制菜

三大央媒接连发文谈预制菜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9月15日 22时34分34秒发现,三大央媒接连发文谈预制菜热点,近日,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受到消费者关注,公众围绕什么是预制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

针对预制菜相关问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接连发声。

人民日报:

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

@人民日报 14日晚发表评论称,连日来,预制菜话题“搅动”舆论场。此事引发全民关注,不仅在于它关乎日常餐饮,还关乎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关乎某家企业,还关乎行业健康发展。

在纷扰一时的热议中,与其站队,不如站“对”:在“争锋”中凝聚共识,在热议中寻找治理良策。如何更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餐饮品质?预制菜讨论中的3个如何,值得思考。

关于预制菜,信息需要更加透明,让消费者主动选择。预制菜的真正挑战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如何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纽带。餐饮业发展,终究要服务于人。餐饮业发展,既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满足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刚需。

这场讨论,要走向理性和建设性:以治理优化预制菜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的知情选择。赢取公众信赖,行业发展才能有美好未来。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新华社: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9月13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文,就预制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预制菜仍引发诸多争议、如何筑牢健康安心餐饮底线等问题展开讨论。

文章指出,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为什么预制菜仍引发诸多争议?文章分析——

其一,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透支公众对于预制菜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见到加热预制菜包以供外卖的新闻,这类加工点的卫生环境往往不佳,造成在部分消费者心目中“预制菜”就是“劣质菜”的印象。

其二,长期以来,“预制菜”缺乏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也难以依循统一标准,传导到消费端就令消费者对预制菜心里没底。

其三,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

通知中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实上,更多理性的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文章说,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是预制菜产业的未来之路。

一是加快出台相应国家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国家标准,为预制菜生产、运输、处理等全流程提供参照。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创新,在保鲜、干燥等技术上持续突破,为行业发展赋能。

二是推进餐饮行业的预制菜告知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上海澄明则正(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慧磊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快推动预制菜告知制度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在用餐区域的显眼处对预制菜使用情况进行标注,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通过网站、App等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渠道,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三是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的申诉渠道,筑牢食品安全法律底线。法律人士认为,对于欺骗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代替现炒等涉嫌侵权的行为,鼓励消费者留存购买凭证、食品样品等证据,积极维权。同时,对于查实侵权的企业,应依法督促其对广告、标语等做出调整,并给予相应处罚。

央视新闻: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9月14日,央视新闻发表文章,文章同样提到,2024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等。(阅读全文)

围绕“如何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文章提出三点建议——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围绕“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文章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图源:央视新闻

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文章说,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

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不添加防腐剂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网友看法

1、网友东风基地老:饭店的菜单上每个菜都应该标注清楚,是预制菜就标上(预制)的字样,由顾客自己选择。

2、网友南京庆哥:现炒现卖多好啊!为何要搞预制菜(隔夜菜)?我敢断言:顾客100%花钱不愿也不敢吃预制菜,国家应该及时进行阻止,为了国民的健康啊!拜托啦![作揖][祈祷][给力][点亮平安灯][福]

3、网友勇敢的宇宙s1:取消预制菜,危害人的身体!

4、网友林梢摘果的果农:谁发明叫预制菜,通俗易懂叫剩菜

5、网友新疆头头是道:儿童食用过量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会增大儿童白血病、败血症、白化病、肾功能衰竭、低龄高血压糖尿病、弱精少精症等慢性病的风险。 罗永浩、辛吉飞这两个东北人在拯救中华民族![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6、网友王全荣:国家千万要注意学校食堂了,不要我们的未来受到伤害。

7、网友斌哥0:预制菜应该应用在应急上食用,如部队在外打仗!荒野露宿等!不应该在酒店餐饮上

8、网友老黄45933:我只想问一句,预制菜能存放几个月都不坏是什么原因?

9、网友向往:火腿肠、方便面、八宝粥怎么没人抵制?

10、网友运筹帷幄豆浆Oz:先把预制菜进入国家机关食堂,完事在进入老百姓的饭桌上,

11、网友风云天下:预制菜就是不把国人的健康当回事。为什么要推广呢?搞不明白

12、网友中国最好好人:大众餐饮,应绝对禁止预制菜,理由如下: 1、餐饮是服务行业,可以解决就业。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餐饮业多招聘员工; 2、预制菜,太多防腐剂,有害国人健康,不该进入大众餐饮! 3,新鲜食材,现场烹饪,固然增加餐饮加工成本,但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在意钱者,根本不会选择出去吃饭。 4,现炒现卖,新鲜,色泽好,口味多变,吸引食客。 万恶的资本,请积德! 远离预制菜!

13、网友享受自然w:国家应该下文,党政机关、央企国企食堂必须使用预制菜。当这些部门使用2-3年后,不用推广市场肯定接受。

14、网友乐观的奶茶l1:打倒取缔预制菜,还国人身体健康!无论什么动机!

15、网友高贵画板pOk:就想问一下,飞机餐属不属于预制菜[呲牙]

16、网友我是菠萝不是萝卜:[来看我]必须支持罗永浩!这也算是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的,经典案例

17、网友双木成大树林:预制菜怎么不能吃?家里冰箱里的都是预制菜。腌菜,腊肉,火腿肉都在吃

18、网友时髦湖泊c3:任何食物过了一个自然保质期,通常2-3天,都是有害健康的,那些所谓超长保质期的,暂且被称为科技与狠活吧,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挥之不去的一个诟病

19、网友富足清泉iCsn6mt:我能接受的预制菜是腊肉香肠,卤菜,各种罐头食品,这些是我知道的我选择的,去饭店是为了省事,也为了师傅的手艺而去,不是为了吃方便面一样的东西而去

20、网友马建云851:国家为什么要允许预制菜上场,这直接关乎消费的健康,不要为企业发展创新而埋下不可预料的生命危险!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