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子扶老人反被讹 委屈谁来抚平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男子扶老人反被讹 委屈谁来抚平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9月28日 22时35分34秒发现,男子扶老人反被讹 委屈谁来抚平热点,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常德桃源的尹先生称,9月14日他带儿子去医院看病,看到一名推车老人摔倒,好心帮老人扶车却被冤枉成肇事者。老人家属说他是肇事逃逸,要追究法律责任,这让他觉得很委屈。
相信看到这则新闻,很多读者都会意难平。明明是出于好心帮助他人,却遭遇了无端冤枉,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尹先生说,他找了十余天后,在一个较隐蔽的地方找到能看到事发现场的监控,证明自己清白。如果没有这个监控,事情会迎来怎样的结局,让人心有戚戚。
近年来,类似事件很容易引发关注,原因在于,如果做好事都要冒着道德和法律上的风险,谁还愿意“路见不平一声吼”?心寒之下,会引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冷漠了”。
当老人扶不扶、孩子帮不帮成了内心的挣扎选择,不是因为人们“心硬”了,而是对背后的“风险”存在担忧:比如,举手之劳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后果?
就拿尹先生的遭遇来说,据报道,事后老人家属称,因证据不足,不再追究尹先生相关责任。记者从桃源交警大队获悉,经查事发时尹先生电动车和老人自行车无接触,老人家属已向尹先生道歉。
虽已道歉,但老人家属的做法仍让人心中不快,被冤枉的救人者因为对方反咬一口,“这十几天精神都很恍惚”。现在不被追究责任,不是出于对方的自觉,而是证据不足。这当中,尹先生努力找到的监控视频是否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被诬陷的救人者需要自证清白,便是本末倒置。
从目前新闻呈现看,对方只是道歉了事,有网友认为太不痛不痒了。要减少类似好心反被诬陷的情形,光靠批评和讲道理还不够,还应有扬善惩恶的威慑机制,让诬陷好心人的做法付出一定代价,也通过类似案例建立明确的执法标准。
其实,我们总是关注扶不扶、帮不帮的案例,是因为大家都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若自家老人、孩子、孕妇在外面遇到意外时,也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照和帮助。但是,那些善意背后的法律风险必须被清除,必须筑牢司法公正底线,不让好心人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否则,不但会影响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也可能会让其他人失去被救的机会。
应该说,在技术越来越进步的当下,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等已随处可见,真要处心积虑诬陷好心人,恐怕没那么简单。但我们依然朴素地希望,好心人不被无端冤枉,好心助人也不能成为“高危”行为,让救人者内心的安全感得到保障,才能涌现持续不断的互帮互助的人间佳话。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金宇
编辑 赵瑜
审核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青县木门店蓝天:都说现在不能做好事,究其原因就是责权不明,处罚太轻,就像这件事儿,如果撞人者逃避责任,查明真相,该判的判该罚的罚。如果对方是诬陷,也好说,判诬陷罪,敲诈罪,罪加一等,因为他败坏了社会风气,只有判罚分明,人们才敢做好事儿[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2、网友三角梅35:强烈呼吁国家建立健全强化中华传统美德,助人光荣奖励,讹诈可耻惩罚的相关法律法规。
3、网友元气漂流瓶PwI:被讹诈并不可怕,王浩法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千千万万个王浩法官。
4、网友刘哥三月兔:这个老人吓得我不敢轻易去扶老人了。这是找到了监控,假如说没有找到或者没有监控,该怎么办?怎么办?
5、网友微笑轻轻带过:不能道歉就行了,应追究诈骗罪,不然犯罪成本太低。
6、网友N维视界:如何提升犯罪成本值得深究,绝不能让好人好事蒙冤[微笑]
7、网友大雨:反诉。敲诈勒索!
8、网友清闲的精灵ADq:一句道歉不能摆平此事老家属应向扶人者赔三元
9、网友芳华AI:根本是诬陷冤枉好人成本太低造就的
10、网友熊猫宝贝99999:同等反噬,判老头家人赔扶人者假如诬陷成功该赔的数量的钱!
11、网友优雅春风6Mr:交警同志们发现了摄像头才能推翻了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的坏逻辑思维,[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12、网友握瑾怀瑜:现在明白了!这是有意让社会混乱!都是编的!作者应该判刑!!!
13、网友湛江佬桂哥:对这些“新闻”或信息,我表示怀疑![打脸][打脸][打脸]
14、网友高山仰止看世界:法律制度的荒唐,他们讹诈,为何不按标的额判刑或补偿[发怒]
15、网友永俊大叔:,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这句话让我们中国社会道德倒退了50年
16、网友FEN怒: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