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3×8”还是“8×3”说起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从“3×8”还是“8×3”说起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9月30日 22时32分01秒发现,从“3×8”还是“8×3”说起热点,【新闻随笔】
作者:陈 城
这几日,一道小学数学题引发了诸多网友讨论: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讨论的焦点在于,列式是“3×8”还是“8×3”?
在媒体报道中,小朋友写了“3×8”,却被老师判错。有老师在家长群解释道,写乘法算式,先找每份数写在前面,再找有几份写在后面。一位来自福建的数学名师表示,作为老师更希望的是,当学生写下算式时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个数字在问题中代表的含义。也有家长不解:“明明结果是一样的,顺序有这么重要吗?”
顺序是否重要?对于成年人而言,实用主义占据了主导。基于结果导向和效率优先,是“3×8”还是“8×3”变得不再重要,因为结果是一样的。
当然,让孩子们清楚数字在问题中的含义,也很重要。但有一点是成年人容易忽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会与日俱增,他们到时自然能够理解数字在问题中的含义。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探索欲最旺盛的阶段,而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的魅力远不止于加减乘除,对数学始终抱有探索之心,才能更多地激发出青少年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求知热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数字的含义在这一前提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孩子总会成长,越过最基本的文字理解难关。如果在小学二年级,就用单一的标准否定孩子们的解答,会使他们感到挫败,也容易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认知偏差。
实际上,人们担心的更多是,孩子的思维是否容易在这样的框架式教学中变得循规蹈矩。对于科学、创新,人们都知道要发散思维、要敢于突破、要不拘一格。而数学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数学学习固然需要严谨,但死板的数学学习能否培养出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数学学科注重的是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正确性,是基于公理的逻辑体系。纵观自然科学领域所有猜想难题从出现到破解的过程,我们能够发现,绝大部分人的思考都是跳跃的,只有当思考完成后,相关学者才会花时间把它们转化成语言,此时此刻才需要严谨的推理。
因此,面对列式中数字顺序的争议,还是要以最大程度减少对青少年思维发散能力的限制为宜,鼓励他们先爱上数学,再探索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喜悦和惊奇。正如教材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事后回应的那样:“如果学生将相同加数及其个数的位置写颠倒了,教师评价时也尽量宽松些。”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30日 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网友看法
1、网友玖月五:八个三与三个八,得数一样,含义不一样啊!
2、网友三川岁月:数学的表达式和数学的计算式是有区别的,从数学计算的角度来讲,3×8与8×3是没有错误的,因为乘法有交换律。从数学的表达式来讲,三个八和八个三是有区别的。
3、网友金名木桐:我来问一个问题,如果写作3(盘)X8(个/盘)=24(个),是否正确?谁规定的必须每份写在前面?
4、网友连化草:每家三口人,有八家。问:共多少人或爹或妈?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每家八口人,有三家。问:共多少人或爹或妈?。。。。。。。答啊!
5、网友上善若水:8+8+8和3+3+3+3+3+3+3+3结果也一样,但是含义不一样
6、网友飞云袭月:这是定义的问题,定下来不改就行
7、网友山高人为峰143481325:茴字有5种写法,这个不是生产力
8、网友春天听雨:关于3×8和8×3算式,怎么现在才被发现、争议?之前教科书重新定义时,我们就产很大质疑,只不过是要听专家的,听编辑的。本人从学之于人,到授之于人,都是思维定势理解为: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8表示8个3相加,即3+3+3+3+3+3+3+3=。8×3表示3个8相加,即8+8+8=。从直觉上看算式完全不一样,更何况从意义上分析。3×8,每份数是3,总份数是8。8×3,每份数8,总份数是3,显然,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混淆概念,小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 在特定情况下,3×8和8×3所指向的意思和结果相同的,比如:长方形鸡蛋盒,长边放8个,宽边放3个,总共有多少个?再比如:植树,从横看,每行种8棵,种3行;从竖看,每行种3棵,种8行。8和3,谁乘以谁,谁在前,谁在后,都可以,换角度思维,发散思维。 但特殊性不适用于一般性。每盘有3个苹果,8盘共有几个苹果?应该是3×8=24,24个苹果,8×3=24,24个盘子。苹果就是苹果,盘子就是盘子,不可能倒置。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只能表示个人粗浅的认识,要向大家请教。 
9、网友诗话春秋小天地: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规律就是规律!岂能改变!
10、网友王富贵: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11、网友星耀远方:就这个顺序就已经让孩子反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