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背后:女性自己的屋子与名字

但有法学教授向澎湃新闻指出,严格来说,《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并不能直接作为姓名登记的法律规范基础,因为民法典是民事规范,不是行政规范,而姓名登记具体是行政登记行为,它最直接的规范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那位因名叫招弟而感到自卑的女孩芃芃,在历经严格的改名流程后,终于在她20岁的夏天改掉了名字。像芃芃一样叫招弟招娣的女孩,仅某一个省份就超万人。

澎湃新闻《当招弟决定改名》报道刊发后,更多招弟讲述了她们的改名经历。

迎娣改名于歌。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民法典,对于姓名更改的规定有所变动,成为不少招弟们改名的契机。

但有法学教授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指出,严格来说,《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并不能直接作为姓名登记的法律规范基础,因为民法典是民事规范,不是行政规范,而姓名登记具体是行政登记行为,它最直接的规范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遗憾的是,这个1958年制定的条例对于姓名登记事项规定得比较简单,诸如人姓名的选取、姓名变更的条件及次数等问题一概付之阙如。他说。

因此,招弟这类名字在改名申请中,因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地区倾向于严格对待,且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招弟想改名,在一些地方依然困难重重。

歧视:从学校到社会

出生于1999年的安徽女孩小唯(原名某男)也曾因名字受到过欺凌。小时候她因这个名字被班里的男孩子欺负、辱骂和孤立。后来工作了,同事领导甚至顾客也会嘻嘻哈哈地解读其名字的含义。

在经济独立前,招弟们需要应对来自同学、老师和亲人们的压力,不少人甚至是在旁人的嘲笑中才明白了自己名字的含义。

天津00后女孩于歌原名迎娣,早在小学三年级时,村里人看见她就会问一句:你没有弟弟吗?她才知道这个名字的意思。等到六年级,开始有同学、朋友给她起外号,调侃她没有招到弟弟,就叫她迎妹。

初中时,电视剧《娘道》播出,剧中有三个角色分别叫盼娣、招娣和念娣,于歌因此又遭受了一番嘲笑,但当时她依旧觉得迎娣是个特殊的名字,没想过去改。

于歌曾问过爸爸起名的缘由。爸爸解释,这是奶奶给她起的,他还偷偷地加了个女字旁。她出生时爸爸才21岁,没有能力当家,只能听奶奶的。同年,于歌姑姑生下了一个男孩,也是奶奶起的名字,叫天赐。

在于歌印象中,家族中其他人包括爸爸、妈妈和爷爷都没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也很爱她,但奶奶比较偏心,会在弟弟去做客时特别准备很多好吃的。

名字带来的不好的印象从学校一直延续到社会。

今年10月中旬,于歌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简历,希望寻求修改建议,但她发现,不少网友第一眼看见的并不是简历中的内容,而是她的名字迎娣,并提醒这会让她在找工作时占劣势。

社交软件上,有网友劝说于歌改名。

毕业后她共面试了三份工作,其中两次面试都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歧视。一个面试官问她,能否去杭州出差三到六个月,她表示可能不行,对方便称:为什么?是因为你家庭的原因吗?于歌被问蒙了,表示不是因为家庭,对方追问道,那是因为你有弟妹要照顾吗?

HR的问法让我感觉我好像在为家庭而活,要给家里顾前顾后,问得我很不自在。她说。

此后,她又面试了一份房地产相关的岗位,面试官问到了于歌家庭情况、父母工作等各种细节。结束之后又补充了一句:你是很缺钱吗?于歌无奈:我不缺钱,那我为啥要上班呢?但她也清楚,自己的名字确实给人一种家庭条件不太好、很封建的印象。最后,于歌没有选择这份工作。

于歌第一次有了改名的念头。她意识到顶着这个名字在职场上,也会有人会因为刻板印象质疑她的工作能力。

原名某男的安徽女孩小唯(化名)也曾遭受过来自同学的语言暴力。从小班里就有男孩欺负、辱骂她,不许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初中时,有个男孩子每次看见她都斜眼瞅人,嘴里骂骂咧咧。

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去找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说了那个男孩一通,从那之后男孩就不再拿我名字说事,但是对我的态度也没有转好。小唯说,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上班后,她发现,同事领导甚至顾客会嘻嘻哈哈地解读她名字的寓意,对方会说,你家想要男孩呗,那你有弟弟吗?

既然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跑过来专门问一遍呢?小唯说。

她问过父母为何给她起这个名字,得到的回答是:这个名字很好,是翻字典翻的,特意取的名字,还反问她,你不觉得很好听吗?

小唯回答,发音没有问题,但为什么一定要带个男字,真的很难看。父母仍是嘻嘻哈哈地回应:你去改啊,改名字非常麻烦。

我在想,既然他们知道麻烦,为什么要这么不负责任地选择这个名字呢?没有想过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多大的阴影吗?就因为自己的私心、所谓的愿望? 小唯说。

每每此时,小唯总是感觉人的悲欢总是不相通的。夜里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再想到这个名字,只觉得(它)是个污点,自己的整个人生就如同这个名字一样,只是一个愿望,你不是你。

改名:四天改完和被拒两次

这种不相通的悲欢不仅仅体现在招弟们改名前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改名时,有些女孩发现,她们与户籍民警在名字的理解上存在分歧,这种认知差异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申请改名。

于歌改名相对轻松而顺利。

决定改名后,她想了一宿,第二天便给当地派出所打电话咨询,简单陈述了改名原因系影响工作,接线人员表示改名需要户口本、身份证两样材料。

当天,于歌便带着相关材料前往派出所,又在派出所填写了申请书和无犯罪记录证明保证书。

于歌的户口登记申请书。

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书》中,于歌写道,我是迎娣……在日常生活中,现用名字有歧义,经常被人取笑,在工作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导致给本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特诚恳向贵所申请将现用名迎娣更改为于歌。

办理当天,接待于歌的一位女民警对她说,看过有叫招娣盼娣的,还真没见过叫迎娣的,她能理解为什么于歌想改名。

于歌说,一般情况下个人改名需求是3—7天内给予审核办理,但民警给她加急了。不久后民警姐姐就打来电话告诉我,她一直追着所长给我办理,户口本上的名字已经修改,之前的户口本名字页作废。

改名一共花费20元 (身份证换领的费用),整个流程用时4天,再过10天,于歌便可拿到一张崭新的身份证。

小唯也是在今年动了改名的念头。八月的一个晚上,她在浏览网站时刷到了网友成功改名的帖子,并附上了详细的流程和详细的材料,让她突然有了方向,当时连新名字都还没想好就下了改名的决心。

之后,她向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了解了改名字需要的材料,但由于工作忙碌暂时耽搁了一阵子。

等到九月份,她趁着休息时间回了一趟老家申请改名。从申请到办理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办理更名手续过程很顺利,除了早起坐车真的很累,我一整天都在倒车,回来上班也累极了。她说。

小唯说,改名确实花了些时间,跑了几个单位,但她一点也不觉得麻烦。现在,她看到新名字的实名认证都有些恍惚,有种自己终于变成真正的自己的感觉,特别是每次去做核酸、出示健康码时,显示的再也不是某男——那个曾让她难受自卑到想藏起来的名字。

受到较多限制的是芃芃。她提到,办理改名的流程其实并不长,但要说服民警很难。民警曾告诉她,改名理由不行,名字里没有侮辱性词汇,叫这个名字的多了,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名字。

我的户籍所在地是河南一个小县城。芃芃说,她被要求提交了父母的结婚证等各式各样的材料,在她看来这些都不是必要的,觉得是户籍民警想让她知难而退。

在学法律的学长的陪同下,芃芃打印了相关法律条文,先发给所长一份,又发给户籍民警一份。这个过程一直在磨,但是没关系,我提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终于,她在20岁的夏天改掉了招弟这个名字。

在网上,不少市民反映多次申请改名被拒。在广东某地政府官网的互动版块上,名为群娣的女子留言中诉说,她在当地派出所提交改名申请,2020年到2021年先后提交两次都被不同理由驳回。

据北青网2020年12月报道,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其性别女,名胜男,谐音生男,因为名字从小遭受到同龄人嘲笑,上学期间曾因名字遭受校园欺凌,在社会上参加工作常被混淆性别,遭受外界言语暴力及心理压力,故申请改名。

阜阳市政府当时回复表示,根据阜阳市户政管理工作规范相关规定,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姓名,但该女子姓名不在变更范围内,故不予变更。

另据九派新闻报道,2022年,有浙江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自己申请改名被拒两次。其名字里有胜男二字。7月8日,嘉善县公安局回应:改名申请要符合《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中的成年人改名条件,再提交与理由对应的充分的证明材料。您的名字未违背公序良俗,提交的改名理由不充分,故审批不予通过。

难题:相关行政法规没跟上民法典变化

为何受同种类型名字困扰的招弟迎娣和群娣们,改名的流程却宽严不一?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姓名权有如下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自然人有权依法改名。

但撰写过《公法上的姓名权》等作品的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练军告诉澎湃新闻,严格来说,民法典前述规定并不能作为姓名登记直接的法律规范基础,因为民法典是民事规范,不是行政规范,而姓名登记具体是行政登记行为,它最直接的规范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上海市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也告诉澎湃新闻,姓名权是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但也要遵循当事人户籍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改名须有正当理由,不是想改就改,而对于改名的具体操作,是地方性规定,又各有不同。

公安部《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第九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要变更现用姓名时,应适当加以控制,没有充分理由,不应轻易给予更改。有充分理由的,也应经派出所所长或乡长批准,才可以给予更改。不好决定的,应报上一级户口管理机关批准。

因此,各地针对姓名修改倾向严格对待。比如,安徽省户政管理规定,成年人变更姓名需要满足姓名或姓名的谐音违背公序良俗的或名字中含有冷僻字。

在江西等地,成年人变更姓名需要满足非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身份证名字错误的身份证名字或名字的谐音违背公共秩序、善良风俗,或者容易造成性别混淆、他人误解或伤及本人感情的身份证名字中含有冷僻字,或者公安机关认定确需变更名字的其他特殊情形等7种情形中的一种。

在上海,在同一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内姓名完全相同的名字的谐音易造成本人受歧视或者伤及本人感情的等情形也列入常住户口居民变更名字的情况。

在前述各省份关于改名的规定中,招弟们常常不符合冷僻字完全同名的要求,更多的人只能从违反公序良俗的角度申请改名。但各地对于什么样的名字违反公序良俗,并没有明确界定,比如芃芃认为自己的原名招弟违反公序良俗,但户籍民警却觉得这个名字很常见,没什么问题。

在刘练军看来,招弟招娣这些名字背后的含义实际上是把当事人作为招来弟弟这种心愿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女性(女儿)的物化,是一定要生个儿子以继承家族香火这种封建糟粕在姓名上的反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所以,他认为,招娣招弟这种名字当然违反公序良俗。

丁金坤认为,对于 公序良俗的解释要具体化、类型化,解释起来要符合社会常识,也要总结各地改名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步,有一步的进步。

针对姓名登记、变更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曾有专家呼吁立法。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年的报道《观察|民法典实施,能否让成年人改名不再是难事?》中,退休前曾是一名户籍民警的姓名学专家关玺华表示,我国缺少一部能统一适用规范的姓名法。他呼吁,在借鉴国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姓名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姓名法。

刘练军在《东南法学》上发表的《姓名登记条例学者建议稿及理由》一文中也提到,现行户口登记条例相关规定相当简陋,给姓名登记实务造成了立法匮乏的困境。

他认为,有正当理由就可以申请姓名变更登记,然而,何谓正当理由,这个确实难以定义,完全列举亦不可能。总体上,对于正当理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作一定程度上的扩大解释。对变更姓名持宽容立场乃是个性化时代的基本要求。姓名登记机关应当允许基于个人价值观念、情感、偏好等主观化的私性原因变更姓名。

刘练军在文章中提到,如果因重名、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等才能改名,而不允许基于情感等主观原因申请变更姓名,那几乎等于剥夺了个人变更姓名的权利,此举无疑不利于人格自由发展……对于公民申请姓名变更,作为登记部门的各地公安机关应当尽可能地予以理解和尊重。

11月2日,于歌收到了改名后的新身份证。

于歌说,新的名字取用了父母的姓,后面加了一个歌字,整个名字谐音章鱼哥,是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角色。她觉得这个名字挺可爱,她也想成为章鱼哥那样的人——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有自己的小爱好,身边朋友很多,热热闹闹,爱他的人也很多。

改名之后,有人在她曾发布的改名消息下说:愿你在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破而后立,也愿你有负者歌于途的肆意洒脱,于风霜刀剑中且歌且行吧。你好,于歌。

网友看法

1、网友sherrygranger:坐标广州,女同事有想娣,念娣,群娣,爱娣

2、网友鹿与迷森:我的名字没有什么招弟引弟的含义,很男性化,一直只是觉得不方便,也很疑惑,出生公务员家庭的独生女,我爸也算知识分子,怎么我的名字这么另类。直到几年前被相亲对象一语点出,我爸想要个男孩,这个名字是为了某个从未存在过的男孩取得,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名字,其实本不属于我~~

3、网友末烟2:85后,同学中有叫招娣爱娣带娣来娣,还有生够多女儿了听够妹和结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年带团去湛江,有个60多岁的阿姨叫刘二苟’’,当时点名的时候,我心中很是疑惑,就怕是写错名字。当时私下悄悄找她确定,然后我看到那阿姨当时也很不好意思,后来我每次点到她的名字,我都是称呼为刘阿姨。名字真的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虽然她到了这个年纪,但这个名字对她的伤害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4、网友硕薇美好生活记录:老家是山东的,我妹妹叫迎娣,是姑姑给起的名字,寓意就是能带个弟弟,当时感觉挺个性挺好听的,记得很小的时候妹妹问过妈妈为什么她的同学都叫娇娇或者芳芳什么的,她要改名字,估计那个时候可能有人拿她的名字开玩笑吧,当时不懂,现在心疼老妹!

5、网友Dismaskmoon:按说应该是: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 ,公民都有权改名,而不应该因名字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不允许改名。

6、网友棉花糖小圆子:感谢妈妈没有给我这个老三女儿取带弟字名字[笑哭]

7、网友YFQS:我采核酸,一早上能看到好的神奇的名字,带弟,引弟,来弟,[晕][晕],还有其他,不是弟,听起来也非常神奇的名字,女的叫立强,大伟,男的叫萌萌,燕燕

8、网友jojoananguo:湖北没有这种名字。84年的,从幼儿园到高中,我知道名字的人里面,没有叫这种名字的。

9、网友笑平生psy:因为改名比较麻烦,小时候就困惑过,一个人为什么不能用2个名字。 然后亲自做了个试验,两个老师的作业本上分别写不同的名字,一个是身份证上的名字,一个是自己取的名字,然后然后就被班主任发现了,打了一顿...

10、网友大河向东流噗噗:徐熙娣[狗头]

11、网友历史知事:我身边的人,只有去世的奶奶叫招娣

12、网友嗯里古:我叫亚男[流泪]

13、网友享受做饭:生活时代不同,名字只是个称呼而已,自己独立自信工作能力强,哪个领导是看名字招人吗?真的不管能力看名字的也不会是好领导,不会有好发展。如果因为名字被调侃就受不了,没点抗打击力大概也不适合现在社会。我认识两个叫引弟的,感觉叫她名字和我们名字没区别,都知道父母取的,也知道父母那辈人没文化只单纯想要男孩家里就有壮劳力了,没必要上岗上线那么严重,那时代狗娃牛娃狗蛋黑蛋太多了。

14、网友睡着的人可以自由的飞:大学同学,有个叫引弟的……据说家里4个姑娘

15、网友梦幻金桔V:我听过一户人家生了四个女孩,老大招娣,老二再招,老三又招,老四绝招[吐血][吐血]

16、网友執筆寫下的思緒139:我的名字没有什么含义,就是男性化,我妈不知道怎么想的,一直就是你妈姓梁?你爸姓钟。导致我一直想去换名字。

17、网友唐胖胖12:这些父母都是咋想的

18、网友我家有只福猫:我家4朵金花,我妈这辈子的最隐密的痛就是没儿子,比谁都要强爱争高低,就是觉得没儿子别人会瞧不起她,过于敏感,是她的软肋。我二婶生了三男两女算是老一辈中最理想态了,心态就相当平稳,人也随和。

19、网友冬天喝冰茶:派出所上户口,就不应该允许起招娣这样的名字,省的以后改名麻烦

20、网友芃酱:支持这些妹子们改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