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物镜焦距要长的原因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很长是因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物体。…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很长是因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物体。关于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一点以及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一点,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一些,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两倍,望远镜为何物镜焦距长,望远镜为什么物距的焦距长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什么要长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很长是因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物体。

  望远镜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二是可以把人眼看不到的物体送入到人眼,使人看到。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

望远镜物镜焦距要长的原因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很长是因为这样可以把比较远的物体以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它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也就是说这样可以把物体看的更清楚。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楚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粗得多的光束,送入到人眼,使观测的人可以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计算,表示望远镜视角的放大程度,比如放大倍数为10倍的望远镜,指的是能将1度视角的目标放大为10度。

为什么望远镜物镜焦距长于目镜焦距

  因为这样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扩展资料:

  一、基本原理

  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

  根据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电磁辐射的仪器,称之为射电望远镜。

  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

  二、常见参数

  1、放大倍数

  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计算,表示望远镜视角的放大程度。

  例如,放大倍数为10倍的望远镜,指的是能将1度视角的目标放大为10度。

  【注意:放大倍率放大的是视场,并不能将物体拉进而观察到更多细节,望远镜的分辨率由口径决定】

  2、视场角

  (视场范围)用1000米处产品可视景物范围标示,如126M/1000M,表示距观察者1000米处,望远镜可观察到126米范围的视场。

  3、出瞳直径

  是粗略描述成像亮度的参数。

  在弱光环境下,越大的出瞳直径,可以带来更清晰的图像。

  人类的瞳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最大不会超过7mm,所以大于7mm的出瞳直径,无意就是一种光线上的浪费。

  这一参数,不能完全反应望远镜的好坏,因为这个参数,只要符合制造规格,即可达到数值上的要求。

  出瞳直径越大却有另一番好处:越大的出瞳直径,越适宜在颠簸地环境下使用,观测画面会比较稳定,所以像7X50这类规格的望远镜,多适用于海上使用。

  该数值可以用物镜直径除以放大倍率得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远镜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