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马 反宫马为什么叫反宫马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马?在中国象棋的布局中,反攻马又被称为反宫马、夹炮屏风马、半壁河山等。…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马?在中国象棋的布局中,反攻马又被称为反宫马、夹炮屏风马、半壁河山等。关于反攻马的别称以及反攻马的别称,进攻马是什么,攻马是什么,进攻马和防御马,+1马是进攻马还是防御马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马

反宫马为什么叫反宫马

  反宫马又称为夹炮屏风马,是一种后手对付当头炮的利器,以前的棋手认为反宫马偏软而不重视它,但上世纪80年代经过胡荣华的重新研究和实战运用,使人们又重新开始重视它,反宫马具体套路如下,1:炮二平五,马2进3,2:马二进三,炮8平6,3:车一平二,马8进7,这就是反宫马。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马

  在中国象棋的布局中,反攻马又被称为反宫马、夹炮屏风马、半壁河山等。

  在象棋开局下法中,大多先手方会选择中炮,在开局后不断进攻,给对方增加压力,而作为后手方,会以反攻马对抗,可以很好地限制对方的进攻能力,给己方增加反手攻防的机会。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

  在象棋开局中,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所以也被称为“夹炮屏风”,这种下法有先手反攻马和后手反攻马,后手反攻马更为常见,是对抗中炮的一种主流布局,而先手反攻马则主要是出现在飞相局、起马局中,下法更为柔和一些。

  反攻马在象棋中主要的作用其实就是限制住先手方在中炮后马的去路,从而避免对方在开局后不断进攻,给己方增加反手攻伐的机会,在现代棋手下棋的时候,大部分先手方都会选择中炮,而后手方就会以反攻马对抗。

  反攻马一般在象棋的大师局中都能很好地起到限制的作用,不过因为其下法比较常见,一些老练的先手方是不会因此而吃亏的,所以它更适合在民间切磋的时候使用,能更好的锻炼棋手灵活变通的能力。

反攻马又被称为什么?

  中国象棋布局中“反攻马”又被称为半壁河山。

  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炮二平五、马2进3,马二进三、炮8平6,车一平二、马8进7),故亦称“夹炮屏风”。

  有先手反宫马和后手反宫马,其中后手反宫马多见,是对抗中炮的主流布局之一,先手反宫马则常出现在飞相局、起马局等柔性布局中。

  一般说反宫马是指后手反宫马。

  基本下法

  帅(将):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

  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

  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

  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

  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

  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

  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

  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

  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

  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