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 高跷起源于哪里

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踩高跷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比较常见,因各地民俗不同,叫法也有不同,例如踏高跷、扎高脚等,是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踩高跷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比较常见,因各地民俗不同,叫法也有不同,例如踏高跷、扎高脚等,是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关于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的以及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的,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风俗,高跷的特色,踩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高跷的流行地区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

高跷起源于哪里

  高跷(辽西高跷),辽宁省锦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辽西高跷是流传于辽西农村,在年节或庙会时节于高跷上表演的集体性民俗艺术活动。据史料可考,辽西高跷起源于清代,它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九十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两百四十厘米。

  因为跷高,辽西高跷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

  2006年5月20日,高跷(辽西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9。

高跷是哪个地方特色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比较常见,因各地民俗不同,叫法也有不同,例如踏高跷、扎高脚等,是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主要是在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因各地特色不同,又分为文跷和武跷,二者特色明显。

高跷是什么地方的特色

  高跷主要是由表演者脚上绑着长木跷来进行表演,它的技艺性强,具备极高的观赏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多在一些民间节日或者大型活动中出现,表演也百花齐放,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

  踩高跷在表演形式上也有一定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侧重形式,一般来说,它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更注重装扮和踩高跷时的逗弄技巧,颇具文艺性,能更好的突出当地的民俗文化等特点,而武跷更注重展现个人技巧,在表演时会有自己的绝活,观赏性更强,表演效果突出。

  踩高跷的历史由来已久,根据考证,相传其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当时就有将木缚在脚上进行的记载,而“高跷”之名是从清朝开始盛行的,在清朝之前,因为各地文化差异巨大,派系较多,因此在清朝的时候就被统一称为“高跷”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