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水温、盐度、透明度以及海浪方面。关于三年级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以及三年级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作文,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四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什么,西沙群岛什么优美什么丰富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西沙群岛在中国的哪个地方
西沙群岛在中国 南海地方。
西沙群岛(Xisha Islands or Paracel Islands,亦称帕拉塞尔群岛),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构成,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1]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管辖。
西沙群岛地处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处于中国大陆、东沙群岛与海南岛及中沙、南沙群岛之间的中心环节,为中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国交流的南海航道要冲。三沙市行政中心在西沙群岛永兴岛。
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有8座环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滩,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8公里。其中永兴岛最大,为3.2平方公里(含石岛),石岛最高,海拔15.9米,东岛环礁的高尖石是南海唯一一座火山角砾岩岛屿。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长沙、千里长沙等。珊瑚岛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20日发生西沙之战,中国乘胜收复三岛而完成收回。
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
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水温、盐度、透明度以及海浪方面。
西沙海区属于热带,水温普遍较高且较为均匀,表层温度变化通常在29.4~30.5℃之间,但西沙附近水域水温会随着深度变化而显著降低,且30米以浅为混合层,30米以深为温度变化急据的阶段。
西沙群岛的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
西沙群岛不受陆地迳流影响,远离大陆,并且日照时间比较长,盐度普遍比较高,均在33.4℃以上,近岸盐度具有大面积大范围均匀的特点,比外海盐度略有降低。
西沙群岛除了以高尖石作为岩石岛之外,剩下皆为珊瑚岛礁,因此海岛周围无泥而只有珊瑚碎屑或者沙粒所组成,其海水中悬沙量非常低,海水非常清澈,透明度也在15~30米之间。
而西沙海域波浪主要是以风浪为主,平均波高有14个方位上超过1米。
在秋冬季节平均波高是最大的,出现于北东北方向;在春夏季平均波高则比较小。
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主要表现在哪里
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主要表现在: 水温、盐度、透明度、海浪、 潮汐5个方面,具体是
1、水温
表层水温:西沙海区属热带,水温普遍较高且较均匀,表层温度变化一般在29.4~30.5℃之间,月平均表温都在29℃以上。
其中,中建岛附近水域表温29.4~29.8℃,东岛附近表温30.3~30.5℃,宣德群岛附近表温29.7~30.5℃之间。
底层水温:西沙周围水域水温随深度变化而显著降低,据1974~1985年调查资料,西沙水域4月份水深800米底层水温为7℃,而表层水温为27~28℃。
但周围水域深度差异大,底层温度差别也大:中建岛水域底层采水深度70米以深,水温在18.5~21.1℃之间,比表层低10℃左右。
水温垂直变化情况是:30米以浅是混合层,无跃层出现,其温度只比表层降低1℃左右;30米以深是温度变化急剧的阶段,到40米水深温度比表层降低4℃,到90米温度降到17~18℃,比表层低10℃左右。
2、盐度
表层盐度:西沙群岛远离大陆,基本不受陆地迳流影响,且日照时间长,盐度普遍较高,都在33.4‰以上,近岸盐度有大面积大范围均匀的特点,近岸比外海盐度略有降低,永乐群岛盐度分布形成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西沙东岛海区底层盐度较低,至60米深处才有34.06‰,45米以浅盐度与表层相差不大;宣德群岛次之,到55米处盐度增加到34.17‰,30米以浅盐度与表层相差不大;中建岛底层盐度比东岛和宣德群岛大得多,65米深处盐度为34.59‰,80米深处增加到34.64‰。
盐度垂直分布情况是:水深30米以内盐度无显著变化,永乐群岛东北岸一带甚至40米以上盐度仍较均匀;至50米以深才发生较大变化,到55米水层盐度比表层才增加0.55‰,70米水层盐度比表层平均增加0.70‰,到80米水层才比表层增加0.78‰。
3、透明度
西沙群岛除高尖石为岩石岛外,其余皆为珊瑚岛礁,故海岛附近海底无泥而只有珊瑚碎屑或沙粒组成,海水中悬沙含量极低,海水清澈,透明度在15~30米之间。
永乐群岛海域除金银岛外,其余7个大礁盘所围成的内海区深度浅于50米。
在此水域和岛礁附近因风浪掀起悬沙降低了透明度,一般只在15~20米之间,但岛礁稍远处透明度便超过30米,金银岛周边透明度最大达34米。
宣德群岛浅水处透明度仅14米,而深水处可达33米,东岛与中建岛透明度都在20米左右,远离岛屿处透明度超过20米,最大可达30米。
4、海浪
据西沙群岛1976年~1990年观测资料,西沙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其平均波高有14个方位上超过1米。
秋冬季平均波高最大,出现在北东北方向,10月平均波高1.5米,11月为1.8米,12月为1.6米,1月为1.6米;春夏季平均波高较小,2月为1.3米,4~9月平均波高在1.1~1.3米之间变化。
5、潮汐
西沙群岛是弱潮海区,据西沙海洋站1989年~1991年三年潮位资料及统计分析,西沙海区潮差较小,三年月平均潮差只有92厘米,月最大潮差多年平均只有150.9厘米。
最大月平均潮差是12月,其值为107厘米;其次为6月,其值为105.7厘米。
最小月平均潮差为9月,其值为77.3厘米;其次为3月,其值为77.7厘米。
月最大潮差是6月,其值为182.9厘米;其次为7月,其值为178.3厘米。
月最小潮差是9月,其值为130.7厘米;其次是3月,其值为132.3厘米。
扩展资料:
西沙群岛地处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处于中国大陆、东沙群岛与海南岛及中沙、南沙群岛之间的中心环节,为中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国交流的南海航道要冲。
三沙市行政中心在西沙群岛永兴岛。
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有8座环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滩,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8公里。
其中永兴岛最大,为3.2平方公里(含石岛),石岛最高,海拔15.9米,东岛环礁的高尖石是南海唯一一座火山角砾岩岛屿。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长沙、千里长沙等。
珊瑚岛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20日发生西沙之战,中国乘胜收复三岛而完成收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