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原来是谁的警卫员?粟裕将军曾将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关于粟裕原来是谁的警卫员呢以及粟裕原来是谁的警卫员呢,潜伏在粟裕身边的警卫员,粟裕的警卫员有谁,他曾是粟裕警卫员,粟裕警卫员姓名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粟裕是第几野战军的
粟裕是第三野战军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任命粟裕为苏皖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两次电请中共中央,坚持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最终,中共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这是粟裕的“一让司令”,体现了一位高级将领的胸襟。
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负责战役指挥,先后指挥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这一年,粟裕40岁。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陈毅(左一)粟裕(左二)在视察炮兵阵地。
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决定,调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工作。粟裕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后又建议继续保留陈毅在华东野战军的职务。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职务,“陈在华野党政军职务由粟裕代理”。这是粟裕的“二让司令”。
为统一指挥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战役中,作为总前委成员、华东野战军实际负责人,粟裕直接指挥了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
粟裕在指挥作战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陈毅不在三野期间,粟裕仍为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粟裕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兼军事接管委员会主任,负责接管上海的国民党军事机构。
1949年6月,粟裕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并兼任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1949年9月,粟裕、楚青夫妇和儿子戎生、寒生在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
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为主席,粟裕等为委员。
建国初期的粟裕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等部队共25.5万余人,在中朝边境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防,决定由粟裕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但此时粟裕旧病复发,经中共中央批准到青岛治疗,未能赴任。
1951年11月12日,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当时总参谋长徐向前因病休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总参谋长职。1952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粟裕负责分管作战、训练及海、空军和各特种兵的工作。
1954年9月,我国国防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任命粟裕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元帅将官授衔授勋典礼。前排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
1955年11月,粟裕大将观看辽东半岛军事演习。
1958年8月,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12月,粟裕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当时国防部部长是彭德怀元帅,军事科学院院长是叶剑英元帅。
1961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叶剑英元帅任主任,粟裕大将、张宗逊上将任副主任。
1967年3月,中央军委增补粟裕为常务委员。
1972年11月,粟裕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粟裕在军事科学院
1975年2月,中央军委再次设立常务委员会,粟裕被任命为军委常委。
1975年至1982年,粟裕担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这是个荣誉性职务,前三届均由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帅担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粟裕大将的肯定和褒奖。
粟裕原来是谁的警卫员
粟裕将军曾将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
1929年6月,毛主席在福建漳州养病,粟裕当时是红四军三连连长,奉命去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只不过粟裕和毛主席的关系只是普通的上下属,并不十分亲密,毛主席对其印象不深,但是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有能力的人。
粟裕曾担任过谁的警卫员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粟裕真正出现在毛主席视野是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但是其实早在1927年的时候,粟裕就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只不过粟裕性格较为内向,并没有因为毛主席的身份刻意攀附,表现出强烈的热情,而是将认真对待自己的警卫工作,和毛主席只是工作上的来往,因此毛主席对他的印象并不深。
粟裕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期间,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指挥战役有渡江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高邮战役等等,是当之无愧的军中典范。
粟裕的主要成就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其中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让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并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地位,他指挥的著名战役——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奖励的防御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主力部队。
粟裕还组建了苏浙公学,开办各种训练队,致力于为新中国输送更多的人才。
为什么建军大业中粟裕是叶挺的兵
因为粟裕确实是叶挺的兵。
电影《建军大业》中,粟裕的第一次出场,便是和同样负责为会议守门站岗的林彪比年龄争大哥。
粟裕在井冈山3次会剿中,从一位指挥10 多人的班长变为指挥30来人的排长,最后一步步升到师长。
这是粟裕在多次战斗中善于带兵,善于运用游击战术,英勇打击敌人,立下无数战功赢来的。
粟裕任64师师长时,年仅22岁。
扩展资料:
粟裕所在的排也接受了任务,前去接应第3 军军官教育团的起义。
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粟裕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按照事先的约定向营地上空打了一排枪。
营地里稍稍沉寂了一会儿,不久传来了稀疏的步枪声,接着机关枪、迫击炮也轰鸣了。
粟裕他们向着第3 军军官教育团驻地跑步前进。
到达目的地时,营内吹起欢迎号,军官教育团全部起义了,领导起义的就是朱德。
这是粟裕第一次见到朱德,只见身材魁梧,仪表威武。
朱德满面笑容、态度和蔼地招着手朝粟裕他们走来。
粟裕和战友们立即把朱德护送到了革命委员会所在地江西大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