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建档立卡户指的是贫困户,贫困户的推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是吃穿用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为主要衡量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关于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啊以及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啊,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户详情介绍,建档立卡户和低保户有什么区别,学生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建档立卡户能享受什么待遇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建档立卡户是终身的吗
建档立卡户是终身的。
一、建档立卡永久有效吗
我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设立有效期,更没有有效期的说法,建档立卡户是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综合考虑收入等情况,按照相应识别程序纳入,然后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扶持,达到不愁吃不愁穿,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有稳定增收渠道。等到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脱贫标准后,按照退出验收指标脱贫,但脱贫不脱政策,所以,建档立卡是没有有效期的。
二、什么是农村档案和持卡人?
备案登记卡是建立档案的贫困户,登记卡是贫困户的信息卡和帮助卡。立卡登记是指贫困户的认定和进入国家扶贫体系。
农村贫困户办卡办卡是一种经济模式对经县、村两级调查评估的贫困户,要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备案登记,并建立档案,档案中要包含贫困户的各种信息。
首先,这是针对贫困户的,应该通过村里选好。还有扶贫档案的记录,我们经常称之为定向扶贫。这种贫困家庭将帮助贫困的方方面面。对于这样的贫困户,他们每人都会发放一张贫困救助卡,这只是一张有救助卡的贫困户。
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归档、建卡,并建立档案,档案中应包含贫困户的各种信息。
三、农村档案卡持卡人一年的补贴是多少?
2018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可享受三类补助,累计15万元以上。
1、农村贫困户有档有卡教育补助
在农村建档建卡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西部地区只要有农村档案和持卡儿童,每年可获得不低于3000元的扶贫资金。
在东南部,扶贫资金每年不低于1000元。同时,初中生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生活补贴。高等教育学生每年可获得2000元学费补助和2000元生活补助。
2、农村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
政府鼓励发展农村工业以摆脱贫困。为此,政府启动了对农村建档建卡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根据政策,每个档案和持卡人是4000元。
当然,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的数量也不同。部分地区将发放5万元3年期无息贷款。只要行业验收合格,这些补贴将立即发放。一般来说,贷款需要农民在3年后偿还。
3、农村贫困户搬迁扶贫补助
2018年,国家实施农村扶贫搬迁政策。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民,国家将把他们转移到当地建设的集中社区。但是,建档建卡的农民可以优先搬迁,参与搬迁的农民可以获得高额补贴。
在一些农村地区,搬迁每人可获得2.5万元的补助,大多数家庭可获得10万元左右的补助。
四、农村建档建卡贫困户的有效期是多长?
当然,为了避免懒惰造成的贫困,贫困户在农村建档建卡并不是永久性的。根据国家扶贫工作要求,农村所有贫困人口的扶贫期限为2020年。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效期”可以理解为2020年,即2020年农村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届时,将不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效期”可暂定为2020年。
当然,2020年是面向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的。由于农村地区的差异,农村每个贫困家庭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有备案登记卡的贫困户都能在2020年前脱贫,但只要贫困户达到扶贫标准,就不再是有备案登记卡的贫困户,主要取决于何时脱贫标准。
五、如何办理农村备案和办卡登记?
农民朋友需要申请农村档案和持卡人的,应当持户籍和身份证到乡、街道办事处或者扶贫部门审批,然后将审批表报民政局,一般在一个月内。
1、农村扶贫办需要村委会的配合。在农村可以核实,村委会可以出具证明。
2、本表由县级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扶贫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签署的意见应当载明该家庭是否为贫困户,并进行备案和建卡。
3、我需要带着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当地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开具贫困证明,然后到乡镇盖章,再到民政部门盖章。
4、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没有工作单位的,由社区居委会证明,报街道办事处批准;有农村人口的,经村委会认证,报乡政府批准。
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户指的是贫困户,贫困户的推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是吃穿用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为主要衡量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
建档立卡户是什么
建档立卡户是各个省市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的状况,分析贫困的原因,摸清楚帮扶的需求,明确帮扶的主体,落实帮扶的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的管理,检查帮扶负责人履行职务的情况和贫困对象的脱贫情况。
对于建档立卡就要采取规模的控制,各省要将贫困人数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而贫困户的识别要以农村收入为基本依据,并且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体的识别。
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户也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各省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一、关于建档立卡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
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建档立卡的标准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建档立卡的规模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见附件1)。
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建档立卡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
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脱贫户是建档立卡户吗
脱贫户不是建档立卡户的。
脱贫后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已脱贫(享受政策),一种是已脱贫(不享受政策)。
前者仍然是建档立卡户,和未脱贫户一样享受帮扶政策。后者就不再是建档立卡户了,
虽然有档案,但不再是建档立卡户,这一类一般是属于建档后的“四类人员”才转的,多是有楼房有车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