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罗斯特的美誉代表诗歌?费罗斯特在美国文学中享有田园诗人、桂冠诗人的美誉的。关于费罗斯特的美誉代表诗歌以及费罗斯特的美誉代表诗歌,费罗斯特的美誉是什么,费罗斯特的美誉有哪些,费罗斯特有什么美誉,费罗斯特被誉为什么?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费罗斯特的美誉有哪些
费罗斯特的美誉有哪些如下;
费罗斯特在美国文学中享有“田园诗人”与“桂冠诗人”的美誉。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曾先后4次获得普利策奖(1924、1931、1937、1943)。1931年12月获全美文学艺术学会拉塞尔·洛伊妮斯诗歌奖。1939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金质奖章。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托马斯·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
费罗斯特的美誉代表诗歌
费罗斯特在美国文学中享有田园诗人、桂冠诗人的美誉。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曾先后4次获得普利策奖(1924、1931、1937、1943)。
1931年12月获全美文学艺术学会拉塞尔·洛伊妮斯诗歌奖。
1939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金质奖章。
弗罗斯特也常被称为过渡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弗罗斯特的诗歌备受喜爱,原因之一是他的诗风朴实无华,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人都看得懂。
当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时,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并从中发掘出独特的智慧和哲理,描写上则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能让人常读常新。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最受人喜爱的美国诗人之一,留下了《林间空地》《未选择的路》《雪夜林边小驻》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1874年3月26日,罗伯特·弗罗斯特出生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费罗斯特的代表作有什么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和《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
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
他的诗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
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
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唯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
他不追求外在的美。
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
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
《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价值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
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
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十四行体的各种变体,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
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费罗斯特是哪国的
是美国的。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
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