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是什么,“山芋”是指“红薯”的。
关于山芋是什么样子的图片,山芋是什么东西,山芋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山芋是什么官,山芋和红薯有区别吗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山芋是什么
山芋是指红薯。
红薯,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它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其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
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生长习性
1、温度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
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
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
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快数量及膨大。
[7]
2、光照
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
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
每天日照时间宜在8-10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开花、形成根块,而且良好的光照还可以使较多的养分积累到块根上,促使根块膨大。
3、水分
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
芽期、苗期、茎叶期、分枝结薯期等阶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持水量过低会造成根系生长迟缓,造成弱苗、矮苗、病苗的出现;
根块期土壤持水量宜在60-70%,可有效促进根快形成、膨大。
此期水分不宜过大,如遇雨天要加强管理,注意减少田间积水现象,提高排水能力。
[7]
4、土壤
番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
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良好、灌排能力强、pH值在4.2-8.3之间的地块。
繁殖方法
平均气温15℃以上时,可剪苗栽到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下旬-5月中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厘米。
山芋是什么
山芋也叫番薯或者是地瓜,山芋这种植物是由国外引入到中国的,以前中国并没有这种植物,山芋在中国的适应性很强。
相信不少人会听到人提起山芋这种植物,究竟山芋具体是什么植物呢?这种植物都有什么特点,在我国哪些地区都有种植,下面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 01
山芋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 02
山芋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 03
山芋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
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 04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 05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
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