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诗意,《芙蓉楼送辛渐》有两首,第一首的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的。
关于芙蓉楼送辛渐诗意解析,芙蓉楼送辛渐诗意和思想感情,芙蓉楼送辛渐诗意简短,芙蓉楼送辛渐诗意简短20字,芙蓉楼送辛渐诗意20字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芙蓉楼送辛渐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有两首,第一首的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第二首的意思是: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
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在高楼上与友人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寂静清凉的江水泛着寒意,天上那皎洁的明月就是我最真挚的心。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的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
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堪称一绝。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是什么?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