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以及钱塘江边特殊的地形的。
关于潮是怎么形成的原因,苏轼《观潮》,钱塘江今日潮水几点涨潮几点退潮,今年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时候,钱塘江大潮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以及钱塘江边特殊的地形。
具体而言,钱塘江大潮的产生和水流的速度以及潮波的速度比也有一定关联,当水流的速度和潮波的速度差不多的时候,更有利涌潮的产生,但是两者相差比较远,就算地形比较好,也难以形成大潮,也就是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才能出现了现在所看到的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一年有几次
钱塘江涌潮一年有两个高潮期,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一月有两次大潮汛,分别在农历初一和十五之后两三天出现;
一日有两次涨潮,每次涨落间隔12小时。
涌潮潮头一般为1-2米高,最高可达3米,以每小时约20公里的速度由下游向上游推进。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左右的潮水最为壮观,能够看到一线潮、回头潮等特殊的涌潮。
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是气势迅勐、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钱塘江大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
几乎不给人群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唿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天时、地利以及风势,具体成因如下:
天时: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风势: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
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
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
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马上就要到观潮的最佳时期了,大潮虽壮观,但也具有危险性,关于观潮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观潮的最佳地点,可以参考: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钱塘江观潮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