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的下一句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
关于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诗句是什么,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今月曾经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诗是什么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的下一句是今月曾经照古人。
意思是: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把酒问月》,一首咏月抒怀诗。
《把酒问月》全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作品赏析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
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
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
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
人不见古时月下一句:本於《抱朴子》云
水调歌头·天有月来几时
【作者】汪莘 【朝代】宋代
天有月来几时。
”太白去“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於《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
抱朴子所言,非绮语也。
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
嘉定此理。
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作者介绍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
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
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
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
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
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