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趾甲两瓣的来历,小脚趾甲两瓣是哪族人

小脚趾甲两瓣是哪族人,据称,元朝末年战乱不断,到处闹饥荒,而山西地势险要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多老百姓都跑到那里躲避的。...…

  小脚趾甲两瓣的来历,据称,元朝末年战乱不断,到处闹饥荒,而山西地势险要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多老百姓都跑到那里躲避的。

  关于小脚趾甲两瓣是哪族人,汉族人小脚趾甲两瓣的原因,小脚趾甲两瓣是什么原因,小脚指甲盖两半是汉人,小脚趾甲很小几乎没有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小脚趾甲两瓣的来历

小脚趾甲两瓣的来历

  据称,元朝末年战乱不断,到处闹饥荒,而山西地势险要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多老百姓都跑到那里躲避。

  明朝建立之后,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就下令让山西部分人口迁徙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开荒种田。

  而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就用刀在他们的小脚趾上砍一刀,将指甲分成两瓣,以此来标记山西移民;

  同时,也方便移民的后代未来回乡认祖归宗。

  小脚趾甲两瓣是怎么回事

  瓣状甲其实是一种可遗传的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性状,根据类型划分,可分为清晰型、融合型、退化型三种。

  瓣状甲的遗传是显性遗传,如果一个人的小趾甲分瓣,其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人一定存在瓣状甲,有可能是一只脚有,也有可能是两只脚都有。

  瓣状甲并不能作为某个种族的标志,少数民族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的小趾甲分瓣,汉族人群相对来说较为普遍。

  小脚趾甲两瓣是哪族人

  小脚趾甲两瓣是汉族人。

  脚趾两瓣的确实是瓣状甲的特征,也确实是汉族人群的一个特征。

  瓣状甲的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山西移民情况相吻合。

  所以,虽然砍脚趾甲的故事应该属于虚构,但当年山西地区的人们可能确实存在瓣状甲现象。

小脚趾分两半的人是汉人,匈奴还是鲜卑族人

  小脚趾分两瓣从医学上被称为瓣状甲,也叫作复甲、跰趾等等,是小脚趾的轻微缺陷,不影响生理机能。

  将这个身体特征和民族扯上关系的还是因为两个民间传说,一个是大槐树,一个就是李世民验甲。

  1.   认为复甲是鲜卑人的遗传

  传说之中第一个将复甲上升到人种高度的是李世民,他发现自己的指甲有两瓣之后十分奇怪,就命人在宫中检查每个人的脚趾甲,后来发现仅仅是在皇宫之中就有一半的人有这种现象,他认为这种复甲是鲜卑人遗传而来的,因为他的生母就是鲜卑人。

2.认为复甲是纯种汉人的象征

  传说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决定将山西的人口向南迁徙,以带动南方的发展。

  这些遗民对家乡十分不舍,于是就集中在洪洞县大槐树之下,在小指甲上砍了一刀,此后但凡是复甲之人都是大槐树的后代。

  因为黄河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所以也被上升到纯种汉人的高度。

3.区分种族的证据

  这种说法出自小说最后一个匈奴。

  一个汉人女子和匈奴士兵相恋,并且怀上了孩子。

  村民要将这个士兵吊死,而这个时候这个汉人女子竟然怀孕了。

  于是人们决定让这个婴儿生下来,如果这个婴儿是复甲的话,就是汉人的后代,如果光洁的趾甲的话就是匈奴的后代。

  后来这个儿子生下来是光洁的指甲,就被处死了。

  稍微有点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刀伤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如果这都能遗传,那么韩国妹子整容之后也不怕生个娃露陷了。

  而在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经对晋、陕、豫、苏、浙、赣、闽七省各挑选一个村庄进行统计,其结果竟然和传说非常接近。

  山西洪洞县复甲率为79.17%,江苏淮安市复甲率为62.45%,最南方的福建永泰县复甲率只有37.80%。

  如此看来复甲的基因好像是随着大槐树人南迁的路程慢慢扩散的,但是这个数据的科学性还是被其他科学家质疑。

  这则统计的样本量比较小,又集中在一个村落里,误差太大。

  比如陕西周至县某村在调查之中,只有78户人家、312人参与调查。

  所以作为大槐树人遗传的证据,还不足以让人信服。

  不如我们再看看西方医学家对复甲的解释。

  西方人认为复甲就是因为脚与鞋子的摩擦而产生的,更像是一种茧子。

  复甲的原因有两种,一个是带有遗传性的,小脚趾第一节关节强直,活动能力下降,或者是小脚趾外翻,导致与鞋子的摩擦大,渐渐出现了这种脚趾畸形。

  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果是生活在农村经常从事农、需要不停走路的人们,就可能在一个村子里面集中出现复甲的现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