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著作吗,不是,是清朝的著作的。
关于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著作吗,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著作吗为什么,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著作吗对吗,唐诗三百首是唐朝人写的吗,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朝代的谁选编的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唐诗三百首是唐朝的著作吗
不是,是清朝的著作。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
《唐诗三百首》原本是为童蒙学习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但因编者汲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此书问世不久就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被视为唐诗入门读物的首选,一直影响至今。
《唐诗三百首》内容
此书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后四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
全书收录了七十七家诗,基本上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乐府等诗体编排,所选多为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情怀之作,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
原书有注释,专注典故;
还有评点,指点作法,说明作意,品评工拙。
唐诗三百首的创作背景
孙洙从小性敏好学,有感于用作家塾课本的《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格,体裁不完备,全书体例也不统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诗歌普及读本。
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他与夫人徐兰英开始编选唐诗,鉴于编书的初衷,他们二人拟定了选诗的标准: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也就是说,所选的诗歌必须兼顾内容和形式——既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时还要朗朗上口,易于诵读。
在编订体例上他们确立了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的纲领。
最终《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完成。
唐诗三百首,是不是都是唐朝诗人的故诗答对必采纳,
是的,全诗唐朝诗人的作品。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
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扩展资料: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