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和鞭的差别,锏和鞭区别

锏和鞭区别,节数不同:鞭是分节的,一般是十三节,锏不分节,常见的是八条长棱的铁锏,棱古书上写作楞的。...…

  锏和鞭的差别,节数不同:鞭是分节的,一般是十三节,锏不分节,常见的是八条长棱的铁锏,棱古书上写作楞的。

  关于锏和鞭区别,锏和鞭哪个更厉害,锏和鞭那个威力大,锏和鞭的威力比较,鞭和锏的区别哪个伤害大等问题,今天小编将带您来分享一下。

锏和鞭的差别

锏和鞭的差别

  1、节数不同:鞭是分节的,一般是十三节,锏不分节,常见的是八条长棱的铁锏,棱古书上写作楞。

  2、造型不同:锏像一根多面体的长铁棍,鞭像一根铁的小宝塔或小竹棒。

  鞭,就是在金属棍的表面加上一些疙瘩,或者叫节,锏就是把铁棍圆形的横截面变成多边形,成为有棱的棍子。

  3、杀伤力不同:鞭每一节之间的横棱边杀伤力很大,锏不分节,攻击部位是锏体上的竖棱边,杀伤力没有鞭大。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以劈砸为主要攻击方式。

  锏的分类

  1、八棱锏:由一根八棱形铁杆制成故而得名,长约四尺。

  2、凹面锏锏:长二尺五寸左右。

  锏把为圆柱形。

  锏身为方形,内中有槽,故得其名。

  3、狼牙锏锏身是一根前端小,后端粗得圆形木棒。

  其长为二尺。

  棒长装有四排铁钉,每排四至六刺,交错排列。

  棒之顶尾各有一刺。

  铁钉呈三角形。

  由于铁钉尖锐,且又犬牙交错,攻击能力很强。

  棒尾端五寸为握柄,无铁刺。

  4、平棱锏:长四尺,锏把为圆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绳之用。

  锏把前有六边形铜护盘。

  锏身呈六棱形,尾部粗而丰。

  锏顶端粗为一寸。

  平棱锏也有单使,单使锏粗有二寸。

  5、四棱锏锏:体呈四棱形状,故得其名。

  6、少林方楞铜锏:少林兵器之一,全长三尺。

  7、浑圆锏锏:身长为四尺,通体呈圆柱形,以铁制成。

  用冷兵器鞭的人物

  1、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

  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

  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

  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

  2、呼延灼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

  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3、尉迟恭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

  唐朝名将,官至唐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

  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鞭与锏的区别是什么?

  1、“鞭”和“锏”外观形状不同。

  “鞭”一般是六角形,形如竹节,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身为十一节方形铁疙瘩组成。

  “锏”一般是四楞形,长而无刃,有四棱,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

  2、“鞭”和“锏”练习技法不同。

  “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锏”常用的锏法有劈、挑、滚、压、搂、旋、撩、刺、崩、扫、滑、粘、脱等。

  3、“鞭”和“锏”民间影响不同。

  “鞭”在民间成为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神仙使用的兵器。

  如姜子牙“打神鞭”打八部正神。

  “锏”在民间中,锏往往是铁面无私、公平公正的象征。

  如八贤王赵德芳使“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