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 点纹斑竹鲨是保护动物吗

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条纹斑竹鲨眼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的。…

  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条纹斑竹鲨眼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的。关于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以及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条纹斑竹鲨是什么目,条纹斑竹鲨是鲨鱼吗,条纹斑竹鲨的饲养,狭纹虎鲨和条纹斑竹鲨最主要的区别特征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

点纹斑竹鲨是保护动物吗

  是的,点纹斑竹鲨是保护动物的。

  点纹斑竹鲨,是须鲨目须鲨科斑竹鲨属底栖小型鲨。体延长细狭,浅黄褐色,尾细长;吻宽而圆钝,眼小,具鼻口沟;

  口宽大,平横,上下颌具唇褶;齿小,齿头三角形,侧齿头细狭或无,多行;尾鳍狭长,上叶较狭,下叶前部不突出,与中部连合呈广圆形;臀鳍低长,与尾鳍下叶毗连。

点纹斑竹鲨和条纹斑竹鲨的区别

  条纹斑竹鲨眼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

  鼻孔下侧位,鼻孔缘具短而尖凸之须;具鼻褶;具口鼻沟。

  喷水孔中大,约等于眼径。

  鳃裂小,第四及第五鳃裂重叠,内鳃不具滤器。

  主要栖息于沿海礁砂混合且海藻繁生的海床。

  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为食,卵生。

  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

  条纹斑竹鲨体灰褐色,背侧面具12-13条暗色横纹;第一条在头部中区,在大的个体分为两小条,第二条在胸鳍上方,第三条在胸鳍后方,第四与第五条在第一背鳍前后方,第六和第七条在第二背鳍的前后方,第八条在臀鳍起点上方,第九至第十三条在尾鳍上。

  条纹斑竹鲨是福建沿海常见种类,为底拖网、刺网和鲨鱼延绳钓作业兼捕对象,全年均可采捕,盛渔期为3-6月。

  其肌肉蛋白含量高,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药用价值,同时是观赏鱼类之一,大型水族馆偶有展示。

  一般被利用加工为鲨鱼腌或制成鱼桨、鱼丸等,其市场价值较高。

  条纹斑竹鲨该物种在中国台湾沿海的交配季节发生在12月和1月,而排卵发生在3月至5月,这表明雌性可能能够储存精子。

  平均每六到七天释放一到两个圆形卵盒,持续大约两个月。

  幼鱼从雌虫中释放约100-110天后出现。

请问这是什么鱼

  

  •   如图   ,   应为   

  •   长尾鲨科    Hemiscylliidae     斑竹鲨属 (狗鲨属)     Chiloscyllium     软骨鱼类

  •   下图为      点纹斑竹鲨    Chiloscyllium punctatum  ,俗称   条纹狗鲨、条纹斑竹鲨

  •  
  •   体呈圆柱形或稍平扁;体侧具一隆嵴;头侧不具皮瓣。

      吻窄圆。

      眼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

      鼻孔下侧位,鼻孔缘具短而尖凸之须;具鼻褶;具口鼻沟。

      喷水孔中大,约等于眼径。

      鳃裂小,第四及第五鳃裂重叠,内鳃不具滤器。

      口裂小,腹位,近于平直。

      齿具中央齿尖,侧边小齿尖或有或无。

      背鳍2个,小而上角钝圆,后端凹入,下角尖突,尾鳍上叶略往上扬,上叶略发达,腹缘明显;尾鳍下叶低平而延长,但前部不突出,后部具缺刻。

      体呈灰褐色,除幼鱼外,体侧不具横纹或澹色之斑点。

  •  
  •   分布于澳洲北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南海等海域。

      主要栖息于沿海珊瑚礁区,经常栖息于潮间带,属中小型底栖性鲨鱼。

      活动缓慢,常蛰伏于礁区附近海床。

      离水后可存活约12小时。

      夜行性。

      以底栖之鱼、虾、蟹、贝类等为食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