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解读,网友有何看法?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至125%并立即生效;中方同步反制,宣布自4月12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关于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

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04月16日 22时39分32秒发现,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的动机及其影响热点,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至125%并立即生效;中方同步反制,宣布自4月12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中国等大批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美国的贸易伙伴几乎无一幸免。两天后,中方宣布对等反制,欧盟也已宣布将于4月15日实施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在中国宣布反制后,美国又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00%以上,还声称要保留10%基准关税基础上,对不采取对美反制的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这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巨幅动荡,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国是否会将自身及全球经济拉入衰退,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一般理解的关税战、贸易战或收割他国、获取关税收入等认识不同,特朗普关税政策有深刻的内驱动因,是以“疯药”治疗美国“沉疴”的孤注一掷,我们应对其动机、影响和未来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研判。美国现代化陷阱和疯狂挣扎

要理解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动机,就需要从美国现代化路径出发。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构,稳居全球产业、科技、金融霸权地位开始,美国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先进地位的稳固依赖于一个自我维持的剥夺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必须由财富掠夺和资源、市场的排他性占有来获得垄断利润;财富转变为资本和要素、资源回流,激励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美国所处现代化前沿面的稳定以及生产技术的持续改进;利用扩大了的再生产和技术改进且领先的产业、技术和商品,维持对后发国家的排他性占有。这三步经济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本增殖和利润获取的闭链循环。

通过闭链循环获取的垄断利润,大部分流向资本家、财团和军工复合体,也通过二战前后建立的丰厚的社保体系来“收买”居民和工人,使他们在享受高福利“寄生”的同时安分守己,并支持美国的现代化路径。经济支持加政治支持形成了几乎所有美国人参与的“共谋”。岁月静好似乎是冷战结束前后美国社会的恰如其分表象。

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不断加剧,美国现代化路径的“陷阱”开始显化为以贸易逆差、政府赤字为表征的美国“病”。美国的可贸易品类衰减、竞争力下滑,一般国家会面临的贸易支付困难又被美元储备货币所“克服”。以增发货币、对外借贷为手段,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不断对外积累贸易赤字,又因对内维持“寄生”和“收买”的需要不断积累财政赤字,还承担了庞大的军事开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国家的觉醒和崛起,为自身摆脱剥夺格局提供了认知、意愿和趋于增强的能力,客观上不断粉碎了美国依靠剥夺格局治疗“沉疴”的希望。

在特朗普之前,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美国去工业化的问题,开始通过种种宏观政策、“重返亚太”和大国博弈来重振其制造业。但其力图维持剥夺格局的努力势必会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也因以中国为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发展而收效甚微。到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美国将关税武器聚焦中国,力图以关税和贸易武器迫使中国放弃向产业链攀升的努力,以打击中国高科技产业和企业来维持美国的科技与产业垄断地位。这种一对一的博弈忽略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微观企业通过国际投资转移产能的内在激励和外化行为。

事实证明,对华关税被大多数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没有明显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还增加了美国对越南、墨西哥等大量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制造业并未大规模回流美国。同时,小院高墙、科技战等也并未减缓中国高科技产业进步的步伐,美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军工等领域的垄断优势反而不断下降。拜登政府上台后,基本上继承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对华贸易和大国博弈政策,但区别是开始拉拢盟国协同遏华。这一政策固然增大了中国面临的压力,但令美国“吃亏”更大。

当前的美国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走之前的老路,精选少数主要大国博弈,却只能接受国际经济学原理下因产业转移而维持的对外巨额贸易赤字,接受其他国家群体性对剥夺格局日益激烈的反对,以及格局的裂解直至其崩溃。其二是以疯狂的非常规手段,利用美国尚存的强势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通过关税战方式倒逼主要国家屈服,将主要产业重新植入美国的经济躯体,极大打击或中断其他国家对美国科技和产业垄断地位的威胁,使“沉疴”得以在新的剥夺格局下治愈。

在特朗普看来,走第一条路径是美国的慢性自杀。而走第二条路,将任何能带来垄断利润的产业都逼回美国,这样一来,他国只能购买美国的垄断产品,美国则接受要素、资源和财富的回流,坐享高垄断利润,贸易赤字消失、高收入水平维持,世界又回到二战后初期美国雄居世界经济最核心地位的状态,这是特朗普关税的底层动因。

特朗普关税的特征与风险

虽然二战后美国长期高举自由贸易大旗,但从经济史上看,美国曾长期使用高关税政策保护本国产业。其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美国独立后,即鼓吹用高关税保护美国新发展的制造业,客观上支持了美国在一个世纪时间中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将关税政策用于保护幼稚产业得到了国际贸易界和WTO的认可,通过保护使幼稚产业成熟再参与自由贸易被认为是有生产性激励的做法。它能突破国际垄断、增大竞争、发展后发国家经济,因而有经济和伦理上的双重合理性。但美国经济史上也有臭名昭著的关税战案例。20世纪30年代初,为摆脱大萧条,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并由时任总统胡福签署生效,意在通过加征关税抑制进口并鼓励出口,通过净出口增长将美国拖出大萧条的泥潭。但美国关税政策迅速引起其他主要国家的反制,使得世界贸易急速下滑,反而加深了美国及世界经济衰退的程度,甚至有观点认为,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助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历史教训成为二战后美国牵头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动因,长期以来自由贸易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药方。

本次特朗普关税已不同于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任何一国的关税政策,其“疯狂性”前所未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特点:

首先,它不是为筹集财政资金而设立。虽然美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赤字庞大,特朗普也吹嘘关税可征收大量美元进入国库。但特朗普在4月6日受访时已指出,除非美国与中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消失,否则他不会取消加征的关税。也就是说,特翁之意不在钱也。

其次,它也不是摆脱危机的暂时性手段。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战虽然教训深刻,但至少有明确的摆脱经济危机目标和临时性特征。此次的特朗普关税既不是因美国陷入衰退而启动,也不是临时性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以关税倒逼产业回流、倒逼他国终止科技赶超、倒逼任何有潜在威胁的对手退出竞争行列,以化解美国之“沉疴”、避免深陷陷阱中。从逻辑上讲,要令美国贸易逆差消失,就必须有美国国内强大的制造业和出口能力。但美国的高工资水平不能确保制造业在竞争环境下的生存性,美国政府也缺乏足够财力补贴制造业、支持其大规模回流。所以,特朗普关税力图以政治经济强制迫使他国主动将产业“送”回美国,主动承诺阉割或降低自身产业竞争力。

再次,它是锁定所有潜在对手的政策。从第一任期的教训中,特朗普政府意识到,一对一博弈只会带来意识形态收益,对美国治愈“沉疴”毫无贡献。美国不仅要在大国博弈中战胜中国,也要防止欧盟、日本乃至任一潜在对手占美国的“便宜”。将关税扩大到包括“企鹅”岛(即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在内的所有潜在对手,才能堵住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原理给美国带来的漏洞,才能以政治逻辑取代经济逻辑,确保短时期内推动产业和垄断地位重新回归美国。

从中国及主要国家的角度看,特朗普关税的最大风险是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如此高额且广覆盖的关税,会极大地打击全球金融市场和贸易往来。近期,美国及所有相关国家的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都在剧烈震荡,以消化特朗普关税带来的负向外生冲击,其影响将远大于2022年的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冲击。随着美国关税的实施及中国、欧盟报复措施的出台,可以预期,在未来数月,美国将面临最早、最大的反噬: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升将催生美国通胀率的大幅上升,所增加的关税收入远不足以弥补美国农业等出口部门的损失。政治极化加经济困境极易引发美国的政治经济不稳定局面,已经有很多预测认为美国走向衰退的风险在快速上升。由于美国的最大经济体地位,美国通胀上涨和需求下降的影响将会外溢到国际市场,冲击贸易能力和财政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期也将进入较为疲软的走势,而且,伴随着冲击的长期化这一走势料将维持。

所谓“对等关税”损人害己

特朗普关税政策是美国维持其剥夺格局、以“疯药”内病外治的孤注之举,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但也是转折性的、历史性的。从当前预测,特朗普关税将不会因特定国家的贸易谈判而定向降低或撤销,特朗普不会放弃使用关税,面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称已指示“暂停”不对美反制的国家实施对等关税90天,但这也只是“暂停”,而不是终止。如果终止,美国又回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老路,对美国缩减贸易逆差、倒逼产业回流以及稳固剥夺格局毫无益处。因此,尽管美国经济短期衰退和国内强力政治反对的可能性已大大提高,但其与特朗普关税指向目标之间的冲突性决定了,尽管后者不受欢迎,但它仍将在剧烈博弈中长期存在。其他国家在普遍受损情形下也必然不会甘心服从美国的产业转移需求,各主要国家有内驱的合作动力与条件,一对多的博弈必将出现长期化、复杂化的结果。可以预测,本轮的特朗普关税必将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点,长期结果很难如特朗普所愿。

在针对性的长期博弈中,世界各国应充分认识特朗普关税的核心指向:关税只是工具,特朗普追求的不是关税战或贸易战,而是将美国现存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霸权快速变现、维持霸权、治愈“沉疴”的国运之战。特朗普关税不是或不仅是为了关税收入,也不单是以关税为武器发动贸易战,特朗普关税要实现的目标,是对国际分工体系的颠覆性变化。因此,指望通过削减美国商品关税来求得美国的谅解和“对等”让步,无异于缘木求鱼,期望能以短期内的贸易谈判化解关税争端的设想是盲目乐观的。

尽管有90天“对等关税”的“暂停”,但特朗普关税指向所有贸易对手的动机不会变化,10%的基准关税仍得以保留,特定国家以谈判促使关税取消的策略将面临特朗普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关税政策的反复性。只要产业没有如愿转移回美国,打击任何试图规避关税、获得产业转移的对手,都在特朗普的算计之内。中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会面临很强的外在冲击,但相较于美国单一市场,世界经济有更大的韧性和弹性空间实现贸易互补和脱离美国的循环。各主要国家应舍弃以关税减免求得置身事外的侥幸心理,认真筹备政策工具,共同抵制特朗普关税的威胁和负面影响。只要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加强政策协调和共同应对,就能将特朗普关税冲击的影响降到可接受限度内,将可以最大程度上维护世界经济正常运行,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梁国华

校对:张蕊

审核:常斐 卢向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