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德旺为何“内外有别”的热点新闻,VIP农商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如下解读与看法。
曹德旺为何“内外有别”热点解读
据农商网于2025年10月10日 22时37分50秒发现,曹德旺为何“内外有别”热点,做慈善动辄几个亿,给员工工资却“抠抠搜搜”?这事儿真像网上说的那样吗?曹德旺前几天在《人民日报》的专访里正面回应了这个争议。他说得很清楚:慈善用的是个人的钱,企业薪酬必须为长期竞争力服务。一边是累计捐出超160亿元的“中国首善”,一边是4万名员工月均工资约1万元的制造企业,表面看矛盾,背后其实是企业家对风险和责任的不同理解。
最近社交平台上老有人提“曹德旺对员工苛刻”,常拿些旧采访片段或模糊数据当依据。实际情况是,福耀集团现在有员工大约4万人,2024年财报显示,制造业一线员工月均薪酬在9800元到10500元之间,比汽车玻璃行业平均水平(约8200元)高出一截。更关键的是,公司设有专项困难帮扶基金,员工直系亲属得了大病可以申请补助,这套机制已经运行好多年,但很少被外人注意到。
有个在福建做制造业的朋友聊起这事,说福耀在当地工厂的社保缴纳比例和公积金基数,在同行里算中上水平。“苛刻”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制造业利润薄、周期长的现实。汽车玻璃属于重资产、低毛利行业,全球平均毛利率通常就在20%上下浮动,稍微控制不好成本就容易亏钱。
曹德旺强调:“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这话不是推脱,而是实打实的处境。福耀作为全球汽车玻璃龙头,海外营收占比超过40%,得面对汇率波动、贸易壁垒、原材料价格起伏这些压力。2023年公司净利润约42亿元,看起来不少,但如果把利润大把用于提高福利,一旦行业下行,比如2020年疫情那会儿全球汽车产量骤降15%,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被严重削弱。
数据摆在这儿:福耀近五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2024年达到18.7亿元。这笔钱要是全拿来给员工加薪,人均能多拿4000多块。但技术一旦停滞,代价远比短期涨点工资要大得多。说白了,曹德旺不是“不舍得”,而是“不敢乱花”。
他用个人资产做慈善,累计捐赠超160亿元(据《中国慈善家》2024年榜单),却坚持把公司利润用于再投资和风险储备,本质上是在划清“个人善心”和“企业责任”的界限。这种边界感,在今天这个舆论环境里,反而显得有点稀缺。
横向比一比,特斯拉上海工厂一线工人月均工资大概1.1万元,但工作强度和考核压力明显更大;国内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月薪6000元就算“高薪”了。福耀给到1万元,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留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利润空间。
换个角度想,这就像一个家庭:家长拿自己炒股赚的钱去帮邻居孩子上学,但给孩子零花钱时还是会量入为出,因为得留着交学费、防失业。更关键的是,福耀过去十年员工流失率稳定在8%左右,低于制造业平均15%的水平,说明这套薪酬策略并没有引发大规模不满。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推进,福耀计划把更多利润投向自动化,而不是简单涨薪,这可能会让“苛刻”的争议继续存在,但从企业生存角度看,或许是更负责任的做法。
企业家该把利润优先分给员工,还是留作抗风险储备?曹德旺的选择你认同吗?
网友看法
1、网友昆明雅致珠宝:站的角度不同理解方式也许有差异,这种情况应该正常。
2、网友我:不就是他抵制特斯拉高工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