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是法定假日吗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是什么时候用英语以及中秋节是什么时候用英语,中秋节是什么时候被列为法定节假日的,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有的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是法定假日吗

  中秋节是法定假日的。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1-2][36]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37][49]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10]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4]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43][46-47][52]

  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后来在汉代得到普及,并在唐代初年定型,流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其节令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因为中秋节的时间八月十五处于秋季的中间,所以被叫做“中秋”。

  中秋节还有着祭月节、月光诞、月夕、仲秋节、团圆节、月亮节等。

  中秋节是时间原本并不是农历八月十五,最初的“祭月节”的时间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一天,后来才调整为农历八月十五。

  同时,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的八月十六日。

    中秋节的习俗

  自古中秋节就有着祭月、燃灯、赏月、观潮、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习俗。

  祭月是我国十分古老的习俗,它是古人对于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月饼代表人们期盼团圆的心。

中秋节什么时候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的“祭月节”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后来才调至阴历的八月十五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是秋季的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吃的食物

  1、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桂花糕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

  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

  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

  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